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乱发脾气?很多是因为家长的原因!
我们家长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刚开始我们都是心平气和的讲道理,后来发现无论如何苦口婆心的教育,都没有效!最后上升为“暴力”解决!解决问题!
这样的场景家长并不陌生吧!当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尴尬的境地,那么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听人好好说话呢?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父母根本没有好好说话!
在孩子做出了令自己不爽的行为后,心中已经大为光火的父母通常会先“耐下性子”说服教育,而这费心营造出的和谐氛围其实根本蒙蔽不了十分擅长“读心术”的孩子——他有远远超出你想象的情绪感知能力。
父母隐藏在平静语气背后的焦躁、不耐烦甚至愤怒已经完全被孩子接收到了,相应的这个小人儿便体会到了如恐慌、委屈、愤怒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安全感瞬间归零,进而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反抗行为。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降低期望:抹掉负面情绪
当事情的发展与我们预想的不同时,产生挫败感是必然的反应,而当我们对孩子持有过分乐观的期望时,现实通常会让人极度失望,正是所谓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负面情绪也就如潮水般随之袭来。
所以,学会“别惊讶”便成了最简单有效的破解之道,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乱发脾气、不听从指令都已经在你的预期之中,也许你会发现挫败感和怒气会减小甚至消失不见,负面情绪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么交流时,也就不会将负能量传递给孩子,让他感到没安全感。
2、学会共情:倾听孩子内心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想改变存在问题的行为,那么了解到让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才是标本兼治的关键。
然而长久以来,父母都太善于、也太急于去表达,过于自信地根据表象和自己的感受去进行判断,以成人世界的一些标准来判断孩子单纯的动机,难免会让人“气急败坏”,进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恰恰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主动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所思所想,带着理解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产生共情、以积极的方式回应,才是交流的良好开端。
因此,切记在和孩子沟通时,不要再“耐下性子”,这样的做法看似在委屈着自己,但其实并不伟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真正的理解和接纳,将自身充沛的正能量,以积极有爱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这样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