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谈写作|我的“话”

2023-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江晓瑟

在电脑前摩挲了四五十分钟,写了几个小文的开头就进行不下去了,我怀疑自己也得了简友说的“写文焦虑症”。算了,不写了,还是做读书笔记吧。

《老舍谈写作》进行了不到半数,剩下的还有二十二篇,争取每天记一篇,等全部结束后我就不日更了。这是目前的想法,不知到时会不会变卦。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二十岁之前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其后,因离京谋职,口音发生了变化,或多或少受了其它方言影响,说的虽还是北平话,但已是矫正后的北平话。

在英国的五年,他学了英文、法文和拉丁文,有了比较才明白,华语的惊人的简单恰是它的极大进步。

文艺风格的劲美,正是仗着简单自然的文字来支持,而不必花枝招展、华丽辉煌。最简劲自然的也是最好的。

开始学习写小说时,老舍先生一下手便使用了熟悉的北平话。

创作前两部小说时,他还舍不得华美的词藻,偶尔掺杂略为欧化的句子。直至阅读了《艾丽斯漫游奇境记》,他才明白用字简省也能成为文艺佳作。

此后,先生醍醐灌顶,脱去了华艳的外衣,文笔“逐渐的、日深一日的,去沾那活的、自然的、北平话的血汁”,不再借用别人的文法来装饰自己。

写文学作品,“必定是从心眼中发出来的最有力、最扼要、最动人的言语,使人咂摸着人情世态,含泪或微笑着去作深思”,因为他要先感动人,必是极简单、极自然、极通俗的。

先生用了最易懂的说法,“媳妇哭婆婆,或许会用修辞,但当她哭儿女时,只叫一两声‘我的肉’,便昏倒了”,太形象了,简到极致的语言自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能感人肺腑。

读到这里,我真服了老舍先生,用最直白的例子把这道理说得清清楚楚。

先生就是这样,力求小说创作与口语相合,把修辞看成是从最通俗浅近的词江去描写,而不是找些漂亮文雅的字来装饰。

至此,他开始后悔曾经矫正过自己的北平话,并力求恢复自己地道纯正的北平话。

先生练习写话剧,留神语言的自然流露、音调的美妙,胜过文法的完整、修辞的选择,话语本来的文法不可移动,话语的音节腔调之美必须发扬。

经过多年的调整、历练,老舍先生最终成功、自如地在作品中运用了自己纯粹的北平话。

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写文章别总想着豪华“装修”,最重要的还是得考虑实用性,人民都懂的、接地气的、舒适的才是最好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