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与“书”是成长的催化剂
在坎坷中痛着,成长着;与“书”共舞,收获别样的青春。
(一)有一种成长它叫痛
窗外,雨,在下着。
窗里,我,在想着。
桌子上,那代表着未来与希望的考试成绩汇总单,正无聊地躺在那里。在昏暗的房间里,我只是坐在那里。
上帝啊,这是为什么?
这之前的每个日夜,我刻苦地学习,可以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上课,我认真听讲,拼命地记下黑板上老师写下的知识和他说过的所有的话,这些话犹如被打印机打印般,深深地刻在我的大脑里,克服着一切困难和挫折,疯狂地奋斗。哎,我都这么做了,为什么还是要让我经受如此打击和疼痛。
晚上,回家的我仍然不肯放松自己,仔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台灯昏黄的光下,我甚至想到用火柴棍去支撑那总是打架的眼皮。唉,都是为的什么。
抱怨又有什么用呢,结果已经摆在那里,让它们都过去吧。
看着成绩单,我继续想。
难道是我的学习方法不对?
可能是上帝在考验我吧,那就太好了,我应该更努力了。
我起身,走到窗前,雨停了,天晴了,天边也挂起了彩虹,真美。打开窗,阵阵清风,带着芬芳扑面而来。
再回想,往事如烟,那些许的痛,或许给当时的我带去的只是单纯的苦,而对于现在的我坚信,那痛也是一种成长。
生命中,生活中,难免有痛,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对,有一种成长他叫痛。
(二)与书共舞
书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名词,充斥了我简单的童年和本不应该属于童年的复杂记忆。
三国英雄,风云并起。内心善良,以德服人的刘备;心怀一统,能力超群的曹操;年少志远,敢想敢为的孙权。哪一个都让我肾上腺激素分泌突增。而我想说的是那让我倍儿“自豪”的经历,窗外下着雨,打着雷和闪。教室里同学们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我也仔细的看着书,哦,不,是别样的“书”。当时沉迷《三国演义》的我,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犹如黄继光堵枪眼,就是“死”,我也要看。正看到“曹刘煮酒论英雄”,老师那教科书犹如闪电砸在我的桌子上,而我手中的笔不知为什么就掉了在地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过程省略,结果,罚站于教室门口。这丢人吗,我不认为,反而我是“自豪”的。在雨中,回想着刚才的片段,难道我是刘备转世,嗯,很有可能是的。
这是不懂事,无是非观念的我,而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记得,这个暑假我看妈妈的书《花冠病毒》。虽然同小时候一样热情,一样沉迷,但,不再像那时候急急躁躁了。书中,记叙了一个城市“燕京”遭受一种感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病毒“花冠病毒”。燕京因此被封锁,而燕京内部,医学家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以求尽早找到能治服“花冠病毒”的方法,但事情却不是很顺利,官方药物不能下达,以致燕京死亡人数急剧增加,而这时,一个民间医疗组织成功制的有效药物,一种稀有元素。并艰难的得到认可……最令我感动的是主人公,一个新闻记者,读书时,我甚至把自己看成她,把她看成我,不断的交替着身份,让我对此充满了乐趣,而从中懂得了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那就是要信任。
这就是我现在对书的理解程度,不再局限于兴趣,进而达到了思想的深层。从书的深层去感悟,去理解,去体会这书的含义与意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在书海中遨游,与书共舞,是我曾经的快乐也是我今后的喜悦!
看儿子的文字,可以看到他成长的足迹。相信儿子在时光的历练中会成长为他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