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穿越记(上)
古有王莽穿越一说,现代我感觉好像只有马云有这个嫌疑了,看看马老师一路走过来都干了些啥?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跑到了美国,回来搞了个中国黄页,赚了点钱之后创办阿里巴巴,招了18罗汉在别墅办公还拍视频,别墅拍视频也就算了,出去谈个业务还带摄影师?踩在非典的时间点上又搞出了淘宝,回头银行还在懵逼状态的时候整出了支付宝!又踩到了时代G点了,微信后知后觉有没有?完了All in无线,移动端交易占比超过90%,又赢了!在百度李总说云是新瓶装旧酒的时候,马老师说我不干这个就会死,善意的提醒?如今看看阿里云都成了啥样了?蚂蚁上市在即,阿里云还会远吗?事后扶衣去,深藏功域名,高人风范是也!
1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了杭州,中美两国领导人认为,两国应当建立世界的美好未来,而正是在杭州,两位未来世界的重要级领袖达成了一致,杭州这座城市的命运也被改写。
而当时的马老师8岁,还是一个小朋友,我们姑且认为马老师和很多穿越过来的人一样,这会肯定还没有觉醒记忆,一般按照小说的情节都是要经历头部撞击啊、突然打击这种才会觉醒。不过这时候的马老师也很有超前的意识,由于尼克松访华,大量的外国旅游者来到杭州,马老师利用这次机会学会了英语,先知。同时,马老师这时候拥有了以后响彻全球的英文名:Jack,听说来自一位美国的游客。无敌!穿越者的先天嗅觉!
有些国人甚至把马老师成为“外星人”,因为马老师长得像电影《ET》里的外星人,还有马老师老乡的浙江亿万富豪郭广昌也把马老师称为外星人,很有可能,他们早就发现了真相,因为实在他鸡贼了。

让我们把话题扯回马老师的身世上,但凡穿越者,他们的身世肯定都非常可疑,一般来说,他们肯定是“普通家庭”,这么一说,另外一个马老师也很可疑,因为他们都是“普通家庭”。
马老师的母亲崔文彩是杭州当地工厂工人,父亲马来法是一位摄影师,夫妻二人平时就喜欢评弹。你问我什么是评弹?
评弹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说唱结合,既有叙事诗词,也有日常戏谑小调,说时还常用醒目,以起到击节拢神之用。
这一看,这不就是古代说评书的嘛,嗯,马老师自然从小对此耳濡目染,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马老师这么能说会道了。
但是你反过来想想,什么家庭这么奇葩的爱好啊?平时在家自个儿评弹?再看看效果,击节拢神!想象一下,是不是但凡穿越者都会灵魂不稳,穿越的灵魂和自身不契合,这时候后遗症一般就出来了,所以要干嘛?拢神,凝聚灵魂!父母一定知道了一些情况啊,比如孩子经常惊魂不定,左立不安啊,按照剧情的发展,就会有高人来指点,告诉你们该这样这样,对吧,肯定是这样的。

时间又过去了8年,马老师16岁了。这一年,马老师的命运转折点来了。来自澳大利亚的莫利一家五口来到了杭州,第二天的晚上莫利的两个娃在西湖边玩着无聊的弹火柴游戏,马老师借着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迅速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只要马老师想跟你混熟,我估计没人接得住,莫利一家人自然都和马云成为了好朋友,弹火柴的小男孩戴维也和马老师成为了笔友,这就是未来的伏笔了。

2
或许是灵魂还没有完全契合,马老师肯定这时候只有一些零散的未来记忆时不时的提醒他不要错过未来的一些关键节点。可问题是这也太操蛋了啊?高考数学1分???满分120??
没辙了,供耕于南阳,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出去宾馆应聘服务员吧,别人嫌他矮,咋的,你家宾馆招待的都是姚明啊?马老师也是太惨了一点,小说都不能这么写,找了11份工作,没一家收留,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就马老师不要!这他么能忍?不说了,肯德基被收购的不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老师钉钉名字应该就是天行,或许就是这样,马老师毫不气馁,周末就去浙大图书馆自习,终于,经历了3次高考,马老师数学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89分!就这样,考进了世界名校--杭州师范学院。

得益于外国友人的帮助,马老师读书的时候得到了不少莫利家庭的自助,甚至还被邀请去澳大利亚转悠了一圈,在马老师结婚的时候居然还送了差不多2万美元,马老师直接就买了一套房!这是什么精神?主角,妥妥的主角,你认识外国人给你送首付的吗?
在这里,我们得关注一个事实,就是马老师邀请莫利父子来杭州乡下游玩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莫利父子受了点小伤,不过无关大雅,马老师当晚宴请了杭州当地一些官员一起款待莫利父子。这是啥?妥妥的,没跑了,觉醒了,你读大学还能邀请市长陪你吃饭呢?感谢莫利父子大恩大德,伏笔总算兑现了,至此,马老师得好好思考后面的路该怎么走了。

1988年,24岁的马老师终于毕业了,然后就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文和国际贸易。听听,英文!国际贸易!6年之后,29岁的马老师终于开始创业了,海博翻译社正式挂牌上市!哦不对,正式开张!

带着5个员工,马老师就这样开始了前期的积攒资金阶段。最开始的业务就是帮助本地的企业寻找海外客户,这次创业或者更像是一次前期的试探,彼时,处于改革开放的早期,创业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这时候All in时机未到,马老师在等着憋大招了。
在憋大招之前,马老师还碰到一件事情,估摸着电视台的人可能疯了,找来些群众演员扛着木棍子在抬窨盖偷去卖,马老师虽然也是个穿越人物,早就看穿了一切,可你这搞这玩意儿要是不小心让小朋友掉进去了可咋办?没辙了,配合他们演一波,假装骑了好几圈没发现隐藏的摄像机,最后时刻才站出来阻止了他们,这也促成了我们现在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马老师了。哎,这帮人,真让人不省心。怎么办,以后咱们也是个人物,这点社会公德还是得有的。
由于马老师一身多职,平时搞搞夜校,还搞了个翻译社,桐庐县政府找上门来,邀请马老师调停一起关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涉外合同纠纷。这样,顺理成章的,马老师去到了美国,终于,一切埋下的伏笔好像都成熟了。互联网啊,等你等的可太久了。
为了这次美国之旅,马老师还被软禁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的酒店里,还被拿枪威胁了。可你说主角呢,就是擅长逢凶化吉,马老师溜了出来,顺带着还从老虎机赢了600美金,直接买了张票去西雅图了,这都叫什么事儿啊,NPC没跑了,增加剧情的。反正这一次,马老师见了互联网一面,一切就足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老师还逛了逛西雅图的富人区,据说马老师当初豪气万丈的指着一排房子说。
“I will buy this dong,that dong,and anothor dong"。
让我翻译一下,马老师意思是说我将来要买下这一栋,那一栋,还有另外一栋。
这时候,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可惜,马老师没有告诉他们的是,我能把你们整个富人区都给买咯,就怕吓着你们。
3
从西雅图回来后不久,马老师该筹划接下来的事情了,要不要直接整出阿里巴巴呢?嗯,应该还不着急,距离互联网泡沫还早着,高考给我整了3次,创业我也来个3次吧,这样显得比较真实。
就这样,中国黄页诞生了。马老师收集了一大堆企业信息,然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再把这些公司信息传给西雅图的合作公司,再让合作公司上传到网上,这可真是心累啊,网页上传个文件都这么复杂。
公司是创建了,可是没员工可咋办?没办法,人手不够,妻子来凑,于是乎,马老师的妻子张英就成了“杭州海博网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员工。

1995年,要说嘴皮子利索的罗永浩这会还在读书呢,马老师当仁不让的必须是互联网第一。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白天找客户,晚上办点培训班,给这群土鳖们讲讲啥叫信息高速公路,好在比尔盖茨先坐在纸上把这说了一遍,要不然这会儿真是不好吹。
要说为什么当老师好呢?先发优势明显啊,做生意可不先得有人吗?马老师拉来一帮学生,凑合凑合公司班子就搭起来了,客服、运营、业务该有的都有了,这会儿还不差程序员。
要说互联网的力量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马老师秘书彼时还在杭州望湖宾馆上班,马老师还给他们做了个网页,之后联合国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会后很多跑来杭州旅游的外国友人都选择入住望湖宾馆,没办法,网上就这一家,美团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一年的秋天,真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在1994年中国连上互联网之后,杭州也终于能上网了,尽管当时的网民只有200来号人,连个微信群都凑不满。而且也是在这一年,一家更牛逼的科技公司斯达康成立了,你或许不知道这家公司,但是你肯定用过他的产品,那就是小灵通。而斯达康的投资人之一,就是孙正义,财主粑粑。
可别说穿越者就是牛呢,瀛海威牛吧,“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前1500米”(1500米指的是广告牌到瀛海威公司的距离),这广告到现在都广为人知,可惜,概念起得太早。
马老师则是早已洞悉一切,没事儿,这次就是打打广告,你看看,中央电视台都出了《书生马云》纪录片了,就现在你们天天都能在网上刷到的马老师去政府办事被拒绝的画面。马老师要的效果来了,就等着这一步了,可不见到脑白金这脑残广告央视转一圈都能起飞吗?别说阿里巴巴和马老师了。最后,可别忘记必须煽情来一段,这样故事才显得真实,韵味流长。

“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这话说得,就差告诉你们了,我是穿越来的,你信我啊,信我啊。
最后,中国黄页卖给了迪佛投资,他的背后是浙江省电信,卖了多少钱?60万人民币,30%股份,这波血赚。
时代告诉你们,别太超前,也别太落后,刚刚好就行,中国黄页就是佐证。
4
在1996年,穿越者马老师打好了一切基础,就等着注册阿里巴巴域名了。其他的互联网大佬也没有闲着,就是不知道他们中间还有没有穿越的。
三石也是浙江人,不过是宁波人,先是在电信上了会儿班,接着去了sybase,之后就创办了大名鼎鼎的猪厂--网易,依靠电子邮件收费的模式网易在一开始很快就开始盈利了。

MIT毕业的张朝阳这会儿作为当年最吃香的海归也创立了搜狐,概念就来自于雅虎,当时,雅虎可谓如日中天,五个星期内股价涨幅超过80%,模仿者搜狐的成功好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毕竟,他们的域名Sohoo.com都和雅虎那么像。
这时候的马老师的头衔也已经不是中国黄页了,摇身一变成了国富通总经理CEO,国富通是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下属企业,靠着这个身份,马老师就和如日中天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搭上了线,你怎么说人牛X呢,这就是。当时杨致远由于雅虎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在华人世界里,30岁之前的亿万富翁可真是太牛X了啊。
见到了杨致远,顺便陪着老哥和雅虎总裁逛了一圈北京,混了个脸熟外,马老师这个身份的作用基本就没啥用了,我辞职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对,就这么简单,你别想太多,我还没富裕起来,起来了我会告诉你的。

你说现在做微商的,卖房子的都喜欢名字开头打个A,这样就排在通讯录的第一位了,马老师可谓深谋远虑了不是,阿里巴巴,别说了,现在关注的阿里公众号都显示在前面呢,为兄弟们考虑的够周到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alibaba的域名被一个加拿大人注册了,这穿越身份演的太逼真了,连域名都不事先注册一下。没辙了,只能用alibabaonline.com了,这时候的阿里巴巴号称AOL公司,因为美国在线这家搅屎棍公司就这名字。
最后,域名以4000美元的价格成交了。兄弟,草率了啊。
阿里巴巴就这样,在我们听过无数遍的故事里,在湖畔花园成立了,这时候已经是1999年了,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从200万到了1700万,恐怖如斯。
和雅虎一样如日中天的张朝阳还邀请马云去搜狐担任COO,兄弟,不带这么开玩笑的,阿里巴巴是啥你就快知道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