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经读书笔记|韩少功的作品 寻根作家的根在何处
最早知道韩少功这个名字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的一片《我心归去》里。我对于他的形象化的哲理性的语言印象很是深刻。比如“血沃之地将真正长出金麦穗和赶车摇”“ 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这是有关他的语言。
我的大学老师老师在课上说到韩少功的语言是亲近于汉语的语言文学,而不是刻奇,媚俗。从我最初接触到的韩少功的《我心归去》这篇文章中并不是能够特别明显地看出来。但是我后来有看他的《山南水北》这本书,他的关于农村生活,民俗的描写十分有个人的风格。我想,这种风格是不是就是老师所说的亲近汉语于汉语的语言文学。 韩少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
最初,我对于寻根文学的认识是,远离故乡的作家对于家乡的想念,由这份思念生发出的一些文章。但是寻根文学似乎并不是这个样子。而是“寻找言语,长时间的言语控制之后,失语者寻找家乡言语的过程。”“这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他方观念,不是对歇后语之类的浅薄的爱好。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 很多时候,一个民族的精神要通过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传达出来。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之后,长时间的控制使人不能够说出自己的话,从先人那儿继承的精神也渐渐失落,所以要去寻找。韩少功笔下的农村的民俗和故事就是我们民族的根的一个方面。这个时候还有其他的作家做了这样的尝试,大多数用一种纪实的传统型的写法来记叙存在于乡村中的故事。但是其中也有像《爸爸爸》中的有些怪异的寓言的形式。让我们能够回望和寻找自己语言的和精神的源头。
“韩少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他的好奇心使自己的声音有些淹没。”这一点其实我没有十分明白,韩少功的好奇心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老师有讲到韩少功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始终怀着一种崇高感,而且对于汉语也有做出自己的贡献,反哺了汉语。这样结论性的语句可能还需要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撑,在课上老师没有详细和我们解释,只是提到了韩少功文体上的“出轨”这一个文体,也就是他的文体没有受到原有文体的限制,更加随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韩少功是一个哲理型、思辨型的作家,也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小说观、散文观和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除了文体之外的其他有关“好奇”的因素我还是不是特别的明白。以及他的有关汉语语言本身的贡献,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以及韩少功对于语言的“崇高感”,也不是很明白。 从老师的观点看来,似乎韩少功比起莫言更有资格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因为韩少功更偏向于一个哲学性的作家,他写得出寓言性的小说,也有对于文化根源的思考。但是莫言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莫言把故事当做语词,更加像一个说书人。文学的质量不能量化,各种奖项也许只是种种巧合的结果。读者的存在和思想的碰撞可能是作为作家最在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