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每一天

2024-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橘子是我

从今天开始,我不去想任何未来的事情,只过好每一天。

早上起来拉开窗帘,不由自主地想长长地叫一声:“哇”…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日子,看着窗外到处都被阳光照的黄灿灿的,天空湛蓝,心情就特别的澄澈清爽。 夏日的早晨就是这样的,天还没热起来,感受到清晨的凉爽,心里便对今天的一天的时间充满了希望。

昨晚做了梦,虽说还是压抑的,小心翼翼地,极力地想证明自己,刻意地表现着,但总算不是恐惧的噩梦了,不再和破烂的家庭中那种被追着打打杀杀的害怕了,不再是想拼命从某个恐惧的处境中逃离的梦境了。

多少年了,总是做恐惧的噩梦。大学毕业步入社会自力更生十年了,不断地治愈着自己,到现在,现实的生活好好的,但只要睡觉,梦里总还是恐惧不堪的,去年有一段时间,想去看心理医生,都看好了去武志红那个线下的心理诊所后来还是没去。 在过去的几年里,也都断断续续有想过去看,又担心越看越严重了,也就放弃了。 自己也读一些心理的书籍,当然也有其他各个方面的书,寻找一些答案,试图治愈自己。

终于没再做噩梦,应该是因为我这段时间精力越来越集中去写作,找到了自己愿意去长期专注的事情,每天也在坚持写,头脑有输出,精神上得到了一些放松,还深藏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精神压力得到了释放。

但还是做些让人有压力,感到焦虑, 自卑的梦,大概是因为精神深处还不够放松,不够舒展,每天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去无意识地皱眉,刻意舒展眉头,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纠正自己,放松面部表情,也可以尝试冥想,放慢呼吸速度,深呼吸,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催眠的放松音乐。利用内模拟机制, 用外界的一些形式去纠正自己。

这两天也想找时间去图书馆,但其实我更愿意去大型的书店,因为书店往往会有最新上市的书,也不管新上市的还是以前就有的,都是新书,这让会感到一切都很新鲜,更愿意去读下去。想去心理学书籍的专区去看看,读一些感兴趣的心里学书籍,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没有人会挨饿受冻的时代中,绝大多数的人的烦恼都是心态问题,属于心理学范畴,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懂一些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疗愈自己,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去与他人相处。 当然在社会中,还是利益为上,大多数的人,不关自己的事,都不愿意去关心。

早上时间很宝贵,我决心不再去浪费了。 尽可能地用来写作,因为经过了一夜的睡眠,这时候的体力,脑力,注意力都是特别高效的,而写作就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力,尤其是脑力。

早上也由于天气也经过一个黑夜的休息,新的一天刚刚开始,万物都是新的,都开始重新来过,同样根据内模拟机制,这时候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就不要去做不需要用脑的体力活,好好利用起来来写作,把一天中大部头的写作目标先完成。

体力上,到了晚上,坐了一整天之后,腿都肿掉了,腰酸背痛都不想再继续坐着了,只想躺着。一整天下来,光是坐着都是消耗体力的了,都是辛苦的劳动了。但往往,我们人口基数太大,最不缺的就是体力,最廉价的就是人力。大多数的人早出晚归一天十二小时,没有人兜底,不敢试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未来,这才是大多数人无法改变现状的原因吧。

那些发达国加,由于人口少,人口普遍受教育文化程度高, 

昨天读到七年级的语文书,读的是一个写人物的单元,主要是鲁迅和海伦凯勒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重塑生命的人》,在课后有提到如何描写人物,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些细节,比如写人的五官,就可以写头发,鼻子,眼睛,尤其是眼睛,耳朵,嘴,等等,还有身形,高矮胖瘦,衣着打扮,神情面貌。 要通过事件来写人,在事件中人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或者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了他的童年故事,涉及的人物有他的保姆长妈妈,老师寿镜吾先生,主要刻画了这两个人物。长妈妈喜欢切切擦擦,但也给他买了他最喜欢的《山海经》这本小书,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 而写到寿镜吾先生,也是通过细节,“我疑心那是一段很好的话,因为每次他读到的时候,就微笑起来,头满满抬起来向后仰,向左转圈又向右转圈”。 海伦凯勒用了《再塑生命的人》来描写自己的沙利文老师,写沙利文老师的爱心,耐心,对教育的责任。 

从七年级这本语文书上, 我竟然记住了一直都记不住的一个知识点:《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而不是小说集或者杂文集等,以前考试的时候经常考到而我总是会选错。《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前后写的十篇散文的集合,鲁迅原本给他起的名字是《旧事重提》,因为十篇散文都是回忆性的,写的是自己童年在家乡,少年去到南京读书,以及后来出国去日本留学的一些故事。其中包括讲童年的《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五猖会》,讲在南京读书的《锁记》,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藤野先生》,还有为革命牺牲爱国的一个何什么的同学。

想起学生时代学鲁迅,都是要我学,啥都不懂,就是跟着课本和老师糊里糊涂的读,为了考试而去学,只去关注知识点,从来没有主动去想鲁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那样的一些文章,那些文章都具体表达了什么,于是主动去网上了解鲁迅,看对他的介绍。才知道鲁迅是1881年出生的人,比毛爷爷还大12岁呢, 45岁的时候1836年就去世了,这样伟大的人啊,只活了45岁,顿感可惜。他写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鉴于这一点,我真的很想去读一读,

在坚持写作的这个过程中,我满满地发现写作真的是很治愈自己的,应该是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是自己在于自己对话,就是在自我表达,是自我的输出吧。这也是一种发泄和放松。写作的好处真的太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