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之京都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公信
用文字来描述旅行是非常难的,毕竟不如照片生动,让读者感受到文字中的共鸣,特别是记忆深处很久的细节,寥寥数笔便要展示重点与细节,只能尽力而为。
借着之前十多年的红利,也算走过一些城市,这些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底蕴,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今天写第一个城市-京都(Kyoto)。
京都位于大阪和名古屋之间,是早年幕府到东京建都之间的都城,仿唐的痕迹很重,我在2010年去的时候常把京都和奈良看成目前对唐建筑理解最好的地方,1994年京都大部分建筑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惭愧不已的是唐建筑留存最好的竟然不是中国。
金阁寺,清水寺,二条城,这些自不必说,今天讲讲宁宁的路和拉面。
顺径而下,三年两年坂,宁宁的路,大约是最京都的一条路了:晴天可远借清水寺,妥妥一张海报,雨天以人物为主题,借用近景,京都的雨,清晨的诗……等沿街商铺开门,再买上一些京都小食或是纪念品,即便自动售卖机里一杯热咖啡也是意境十足。
京都的拉面没有熊本的浓郁,没有函馆的清爽,适中也反映了这个城市居中的特质,叉烧肉和笋是标配,加上一把葱花,京都的拉面,不是酱油底,不是味增底……
京都算是一个真正旅游城市,即便如此,它的电子和动漫游戏产业依然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