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鞶囊形象及胡人佩囊习俗(一)

2023-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迦陵仙子

在汉魏、北朝 及隋唐时期的出土实物以及墓葬壁画、画像 石、石雕人物、陶俑等中出现了大量的佩戴鞶囊的人物形象。其中胡人特别是粟特人佩戴鞶囊的实例较多,表明胡人有佩戴鞶囊的习俗。 有关鞶囊的系统研究,陈晔的《乾陵王宾像上的鞶囊考》和高移东的《鞶囊考》两 篇文章都谈到了鞶囊的源流问题。陈晔在探讨乾陵王宾像上的鞶囊样式的渊源问题时,认为“这些实物资料从时间上讲,除了辽代之外都早于乾陵,而且鞶囊的形象均出现在具有鲜明特点的胡人身上,确切地说是出现在粟特商人的身上,是域外胡人所发明创造的具有地方鲜明特征的普通物件”。高移东在《鞶囊考》一文中列举了大量实例, 认为“中国古代佩戴鞶囊始于周代,作为制度定于汉代,终于辽代。在此期间,鞶囊的形制、颜色、装饰、材料、佩戴位置不断变化。佩戴者的身份也不尽相同……但一致的是,有佩囊的人物形象皆身着所谓‘胡服’……”

(一)汉及汉以前的鞶囊

目前找到的汉代以前的鞶囊多为出土实物。现存最早的实物为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鞶囊。整个囊袋以羊皮制作而成,竖置式,长方形,竖高 6.7厘米,宽3.7厘米,囊口呈开敞式,并附有皮带,以便拴系佩挂。形状似箭袋,可能是随葬用的明器。墓地还出土了2件小皮袋,形状与羊皮囊袋相同。1995 年,新疆民丰尼雅一号墓出土了一件汉晋时期的鞶囊,织锦面料,绣有“金凤池”三个字。新疆尉犁因半古墓出土的鞶囊(汉晋时期),以黄色丝绢缝制而成,呈长方体,竖置式,高10厘米左右,袋口有折裥,物品放入后可以用绳子系紧,就可以佩戴了。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鞶囊图像,出现在安徽亳县十九里乡董园村出土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上所刻一名武士腰间,鞶囊方形,表面有点状花纹。时代略晚的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一件汉代武士石刻画像,画像中人物头戴漆纱冠,身着大袖衣,大口袴,佩虎头鞶 囊、系绶、佩剑。这件石刻画像中的鞶囊正与文献记载的虎头鞶囊一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鞶囊图像

南北朝时期的鞶囊形象多出现在传世绘画、石刻画像石和墓葬壁画当中。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北齐《校书图》宋代摹本,原画是北齐画家杨子华在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所作,画面描绘的是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 史的情景。画面左侧马匹右侧站立一正在吹笛的书生模样的人,脚蹬黑色尖头乌靴,腰挂囊袋;画面右侧一童仆右侧腰间佩挂一件马蹄形鞶囊。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对北齐《校书图》所作题跋中有:“坐榻,胡床四……一人坐胡床,脱帽,方落笔……”

与黄庭坚同时期的黄伯思在所著《东观余论·跋北齐勘书图》一文说:“……特观其人物衣冠、华虏相杂……萧梁已有紫囊盛芴而唐史称始于张九龄者同也。”“胡床”“人物衣冠、华虏相杂”等语都反映的是这幅画中的胡风因素。胡人佩戴鞶囊在这幅画中已有所展现。

青州市傅家村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画像石,郑岩教授对画像石进行了定名与编号,其中第一石和第三石上的牵驼胡人腰间均佩挂一件鱼形的囊袋。被定名为《商谈图》的第二石的画面上方为一身系绶带的鸟,这种系绶鸟在波斯文献中称为 Hvarenah,姜伯勤先生认为是一种“波斯式吉祥鸟” ,这种鸟为典型的波斯装饰图案。《商谈图》下半部分是主人、商人和侍者的形象,其中主人的腰间系着皮带,带上挂着一个马蹄形翻盖囊袋。这三人均深目、卷发、高鼻,研究者认为他们是来自中亚的粟特胡商。

山西太原晋祠王郭村北齐娄睿墓墓道西壁第一层壁画中的骆驼商队图,为首的大食人后腰挂鞶囊。而身材高大的牵驼人腰间佩戴鞢躞带,挂有黑色鞶囊,似为波斯人。 在墓道东壁第一层壁画中的驼队前引图中,一老一少两人牵马前行,在这二人的腰间均束蹀躞带,紧随其后的驮运队为五人五驼的大组合,为首的年长胡人,其腰间束蹀躞带,带上挂黑色马蹄形鞶囊和布巾。墓道东壁第二层的多幅鞍马游骑图、鞍马导引图中都有个别人物腰间佩戴鱼形或马蹄形鞶囊。

另外在军乐仪卫图中的仪卫腰间左侧普遍佩挂的鞶囊,均为马蹄形,人物衣着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鲜卑族服饰。娄睿墓还出土了多件陶俑,其中有3件陶俑,均白色圆脸,高鼻深目,小八字胡。腰束黑色革带,腰左侧挂椭圆形翻盖鞶囊,形象均为西域胡人。藏于日本滋贺县Miho博物馆的14帧20世 纪中叶山东出土的北齐或北周墓室画像石,其墓主人的祆教身份无疑,其中有一幅《牛车画像石》,画面上的赶车人均为典型的中 亚人装扮,画面最下方一名赶车人腰右侧佩戴一马蹄形连弧纹翻盖的囊袋。

同时期的太原王家峰徐显秀墓壁画中也含有大量粟特祆教文化信息,如联珠纹圈对兽和奇花异草装饰图案、壁画人物面貌、甬道石门上的浮雕鸟兽等,在东壁出行牛车的前方,一位胡人模样的人右侧腰间挂有黑色马蹄形鞶囊,鞶囊的正面装饰有四个白色圆点。 2000年5月在西安发掘的北周安伽墓是一座粟特人墓葬。其中围屏石榻右侧屏风第三幅《出行送别图》画面中的三人都为粟特人装扮,身着灰白色圆领长袍,腰系黑带,右下方悬一椭圆形鞶囊。 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供养人像中,腰束革带是比较常见的,但佩戴鞶囊的例子却不多见。

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北壁说法图佛座下的男性供养人均腰束革带,在东起第一组男供养人列中,紧随僧人身后的供养人腰间革带 上挂有一件椭圆形的囊袋,与北齐娄睿墓壁画中的胡人及仪卫腰侧所佩鞶囊形制相同。莫高窟第285窟是鲜卑少数民族开凿的洞窟,洞窟内供养人服饰为典型的鲜卑族服饰,腰束革带是鲜卑族服饰文化主要特征之一。

《南齐书·舆服志》载:“袴褶,车驾亲戎,中外纂严所服……校猎巡幸,从官戎服革带鞶带。”《晋书·舆服志》 载:“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驺寺皆服之。其有囊绶 (绶囊),则以缀于革带,其戎服则以皮络带代之。”可见腰束革带并佩鞶囊,在当时文武百官中也比较常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