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昨天出了个大新闻——著名央视主持人李咏老师于10月25日病逝了。
我是在手机的知乎推送上偶然得知这个消息的,刚看到,被怔了一下,旋即又恢复过来,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个假新闻,毕竟,这个新闻实在是太突然了,让人没有一点防备。
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随着一系列官媒的消息确认,我才渐渐有种不祥的预感:这回是真的……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走了?就这么走了?李咏老师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主持人形象,那时候电视上几乎全是清一色的“严肃节目”,我唯有在李咏老师策划、主持的节目中能体会到不一样:幸运52、非常6+1……李老师很好地把节目的娱乐性与内容性融在了一起,给观众一种很强的参与感。他真实、不做作、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许多人的欢迎。这些年来,“李咏”已经成为央视中的一个独特存在,甚至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传播符号,即便他后来离开央视,人们想起他时,也很难不把他与央视联系起来。央视给了李咏老师平台,而李咏老师则给央视注入了一种别有生机的精神力量。
向死而生我对李咏老师的这些记忆,眨眼间,真的成了永远的过去,李咏老师永远地走了……忽然觉得今年有点奇怪,到今天为止,这一年走了多少杰出的人儿啊,像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老先生、著名相声大师常宝华老先生、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先生、著名作家李敖先生、著名演员计春华老师、著名歌手臧天朔老师……一想到这些杰出人士的逝去,我不禁对“死亡”这个话题再次严肃起来。
向死而生估计没多少人愿意严肃地谈论“死亡”这个话题,我也是。平时想到“死亡”,我内心实际上多是恐惧并逃避的。是啊,有几个人能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不怕死”呢?但,“死亡”虽然让人恐惧,我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没有办法逃避它,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我们一出生,便已经踏上了赴死的道路,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这种状态,叫做“向死而生”。
人死以后是什么样的呢?这对每个活人来讲都是未知的,正是因为这种未知,让我们对死亡恐惧,让我们有一种必须逃离它的冲动,于是,古有妄人欲求长生不老,今有痴人欲得永生之药,然而,这种思想习惯注定使人陷入一种死循环中,一味地寻求生而不知自己就在其中,不知不觉就走向了死亡,至死执迷不悟,实在可叹。
我今年21岁,生活经历和经验都有限,确乎没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论死亡、谈论别人对死亡的看法,不过我觉得自己倒可以谈谈目前自己对死亡的粗浅看法,因为我也是经历过亲人逝去的痛苦的。
到今天为止,我对我爷爷的印象只停留在几张老照片上,没办法,爷爷去世比较早,那时的我还没出生……虽说未曾谋面,但那种想要见见的冲动,依旧在心中潜藏。我的姥爷、姥姥则是在我初二那年先后走的,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了亲人的丧事,深切体会到亲人逝去的那种难受——那是一种无力感,一种对生命逝去的无法挽回的绝望的无力感。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死亡”这个词认真起来,它对我而言不再仅仅是一个词那么简单、那么轻描淡写,而是更多地注入了我对生命的一种思考。
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句话没什么感觉,要说有,也只是觉得这句话大而空了,然而从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幼稚了。司马迁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到底是什么?他其实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难逃死亡的宿命,要么把自己活得精彩、活得有声有色、活出温度、活出厚度、死得其所;要么随波逐流、不痛不痒、碌碌无为一生。可以说,司马迁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从生到死的法门:好好地活,不带遗憾地走。
或许,当我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它的反面——“活着”吧。人有生,亦有死,生生死死,轮回不息。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死亡?这个问题不如转换为——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着?我给出的一个切入点是——向死而生。具体一点,就是:
面对死亡,承认死亡,正视死亡;
好好活着、不留遗憾、把握当下。
愿逝去的人儿安息,愿活着的人儿向上。
好好活着,明天会更好。
心定且安
2018.10.30
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