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散文随笔哲学之光

否极泰来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否极泰来”一词,源于《易经》否卦和泰卦。

否卦是乾上坤下,泰卦是坤上乾下。

两个卦象颠倒来看就能相互转化。

《易传》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初六】

爻辞曰:“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大意是:“拔起一大把茅草,它们的根须连结在一起,这象征着团结一致,就能吉祥亨通。”

【九五】

爻辞曰:“九五,休否,大人吉。”

大意是:“结束这黑暗的局面,未来光明且吉样。”

【上九】

爻辞曰:“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大意是:“把颠倒的一切修正过来,先遇阻碍,后大欢喜。”

从【初六】到【上九】,否卦逐渐走向极点。

由极点向反方向转化,就是“倾否”。

“倾否”意味着闭塞不通的局面被打破,亨通的局面开始到来,因此说“先否而后喜”。

先否而后喜,坏运气被扫除,这就是“否极泰来”。

苏轼曾在《东坡易经》说:“否至于此不可不复,因非倾荡扫除,则喜无自至矣。”

通观否卦和爻辞不难发现,困难面前并非是黑暗一片。

相反,否的出现,恰恰预示着泰的到来。

人的本性,总是趋利避害。

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也不能永远一帆风顺。

运气不好的时候,请相信否极泰来。

不要怨天尤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静静等待,转机一定就在眼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