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如何温和而坚定?
2021-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倩2020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小朋友想吃橘子,我们觉得太晚,不想给她吃。
她先是撒娇抗议,然后委屈地噘着嘴说了几遍“我想吃嘛”,接着哭了。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和小朋友较劲:“我不能给他,不然她觉得可以靠哭得到东西,以后就会总用这一招。”
可是,看她哭得那么难过,我又不忍心。
今天我突然想:会不会是大人把事情放大了,想复杂了?小孩子并没有要拿哭当手段,他只是单纯地想要一个东西,没如愿,难过得想哭;也可能是哭得很难过,可是没有人理,于是更难过,越哭越大声。
再换一个角度想,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并积极争取,这难道不是一个优点吗?只有小孩才会如此真情流露,在想吃一个东西而没吃到的时候放声大哭。大人常常是默默忍耐,哪怕明明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还有,从小就很听话、服从大人指令的小孩子真的好吗?他会不会是压抑了自己的想法,“讨好”大人?
正面管教里有个教育的准则:温和而坚定。什么时候什么事要坚定?怎么做到温和而坚定,不伤害到小孩子?
读过一些书,听过一些课,但这些问题我还是没有一个答案,教养中的一件件日常小事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这是一个要长期自查、复盘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