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儿时爸爸的肩膀
小时候,觉得父亲无所不能,好像没什么事能难倒他。长大后才发现,他也只是个普通人。我们长大后,父亲老了,病了,到了不讲理的程度。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儿时爸爸的肩膀。”记忆中,对爸爸佩服的地方多于对妈妈慈爱温柔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四个孩子,打打闹闹的事便是家常便饭,只要一闹,妈妈总是大喊威吓;相比而言,爸爸却从没有打过哪个孩子一次,我作为最不听话的大孩子,也只是说小时候每到吃饭会把锥子,剪子,那些足以吓唬小孩的东西放到饭桌上,只是偶尔哭得厉害的时候,抱起来放到小屋里待一会儿。
爸爸会隔一段时间开一次“家庭会议”,说一说这一段时间,哪个孩子做的好,哪个孩子做的不对,说遇到什么问题,给开导一下,每到这时候,他会喊来妈妈和我们一起听。(妈妈总是那么不屑一顾,后来的岁月里,我们体悟出,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不如父亲那般对孩子负责任的)
我们上学后,印象中的难题,只上学到四年级的父亲总能做的出来,邻居的孩子有时候也来问(一是因为我有个肯管小孩子事情的爸爸,二是因为我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的学生。),也总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再后来离家外出求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是父亲带着女儿我去县城买了好几身好看的衣服,和别人家的父亲一块儿送我们去的学校。父亲会盼我们按时回来,每次回家,母亲会说,你爸爸记着你什么时候上学走的,什么日子该回来了,记得可清楚了。
再到后来,我们都陆续长大了,成家,立业,养儿育女。父亲在高兴的同时,也越来越自闭,不爱接触外界。可能是操了太多的心缘故,加上身体的不强壮,因此上精神生活的状况并不好,抽烟多,喝酒更多,妈妈又不会规劝,两个人只是闹别扭。我们虽然在过日子的同时,按时回家看望,可是也没能给他缓解多少自己心理上的压力。现在想想,我们做子女的只是注意到了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给予却被忽略了太多,实在非常后悔。
磕磕绊绊的,只有六十岁上得了癌症,虽然积极治疗,终究没能留住性命。父亲去了,我们很怀念他,一直到现在,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