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与小诗·《风和云》
本周小书签第二张,来自《大山里的小诗人》一书的节选。十来岁的娃写的诗,我家八岁的娃配的图。
诗很喜欢,配图也很喜欢!
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想象不出,是怎样美丽的大山,孕育出了这样一群灵动的孩子们?
城市里的孩子们,多在“钢筋水泥森林”中行走,可能很久没有抬头看过风的列车,云的乘客了……
如果有机会,周末多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转转吧,哪怕瞎转悠,哪怕就一会儿。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会给予的馈赠,叫做灵气。
————寒假瞎转悠分割线————
寒假里,因为带着老人,自驾不想走远,举家去了杭州玩耍。
第一天登六和塔,不是热门景点,请了导游帮忙讲解历史故事,其乐融融。
第二天想去灵隐景区,就芭比Q了,路上堵得怀疑人生,半小时里,路边一个体育馆,愣是没挪出我的视线。我知道杭州堵,没想到堵成这样,还是我天真了……估摸着再等下去,到了灵隐该跳过午餐直接吃晚餐了,遂作罢,队友直接调头去了附近一个方便停车的公园,黄龙洞,准备瞎转悠会儿。
这名字有点厉害,里面真的有金黄色的龙头,高高在上,哗啦啦喷水。这其中的典故真不知道,如有杭州人民,求科普。
我们进去时本来是不情不愿的,大过年的,好端端的计划被打乱,冷飕飕的零下7度的天,飘荡在一个没啥人+没啥娱乐项目的公园里,感觉比落叶还惨。
(为什么这么冷啊!好气……)
但得让老人和孩子开心啊,于是我和队友边漫无目的地走着,边疯狂对话,“没人多好,不挤不吵”,“去了灵隐说不定都吃不上午饭啦”。打配合的一把好手,惨在自己心里惨吧。
兜兜转转走到公园的后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与杉树林,安安静静,只有好似碎金的阳光洒落,只有沙沙的风的低语响起。自然环境那叫一个好!接着,队友发现了泥土中有散落的小橡子,他捡了一颗,又找了一小段木棍,戳进橡子里。娃立刻像个活泼的小松鼠蹦了过来:“爸爸你在干啥?!”
你们猜在干啥?
用这两样东西,做了个陀螺。
当时我就觉得厉害了(我可能真的没啥见识……)。我们找了个相对平一点的地儿,一转,真的能转起来!我跟娃眼睛都看直了,还能这么玩。队友用嘲讽的眼神盯着我们,“小时候没玩过吗?”
真没玩过啊。
于是孩子欢呼起来,走了一路捡了一路,时不时蹲下来找找戳戳,沉闷与寒冷一挥而散。我们四处找大橡子小橡子,捡棍子戳,玩了好久。回到家,他还写了篇题为《捡橡子》的周记。(太好了,寒假作业又搞定一个!)
以前很讨厌意外,现在发现意外也有意外的美。
只要走近大自然,是哪个大自然并不重要。
下次捡到橡子,你也做来玩玩!
↓非熟练工人的现场制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