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心理

古代极刑株连九族是指哪九族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之魂

  诛九族很多人都听过,在电视剧中也时常出现,但是究竟诛九族是指哪九族呢?

  族刑的概念在古代有多种解释,主要是有三族、九族之分。

  三族者,一说"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现在一般认为前者较为准确。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大可不必细究。因为古代的所谓“夷三族”,本身便是一种极具任意性的滥刑。

  这种任意性一方面表现在对象方面任意性。到底什么样的犯罪适用族刑,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统治者也不愿制订出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是由兴所致、心血来潮地临事议行。只要最高统治者认为罪大恶极,必欲置之极刑、大开杀戒而后快的犯罪,都可能成为族刑的目标。

  任意性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范围上。以族刑惩治重罪,意在斩草除根,以儆它人,法律上不预先划定范围,可以迎合统治者针对不同案件,因事因人而作出不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族既可能是"父母、兄弟、妻子"、也可能是"父族、母族、妻族"。我们也不妨将前者视作严格意义上的,将后者视作扩大意义上的。

  至于"九族",也有不同说法,或谓"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或谓"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其实,九族应为一泛指。

  在我们的文化中,"九"是最高之数。故九族之说恐非落实的实指,乃是概括性地包容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所有宗支族系。

  在古代,九族之诛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狱炼成,只要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诛九 族示意图

  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族诛的一种,从古代族诛的实际情况看,古代九族应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族人指直系亲属和及其配偶。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诛九族示意图

  “株连九族”,谁为始作俑者?谁又继承衣钵?

  这要从族刑说起。

  何谓族刑?一人犯罪,诛及家族,甚至整个宗族都被消灭,这就叫做族刑。

  秦始皇在下令焚书坑儒时曾谓“以古非今者族”,此“族”不是别的,正是灭族。

  当然,族刑的发明权,也并不属于秦始皇。《史记李斯传》:“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这位宰相的三族,都惨死于秦二世的屠刀之下。

  秦王朝的刑法,不仅有诛三族,而且还实施商鞅发明的“连坐”,一人犯法,株连无已,以致由诛三族发展到诛七族。所谓:“荆轲湛七族”。看来,刺杀秦始皇未遂的荆轲,其七族之人都被秦始皇开刀问斩了。

  何谓七族?《史记邹阳传索引》渭:父之姓,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母之姓,从子及妻父母,凡七族也。

  但是,江山更有才人出,仅诛七族岂能过瘾?于是历史推出了隋炀帝,发明了“株连九族”,刷新了历史记录,为后世暴君开了先河。

  清初学者刘继庄谓:(诛)九族始于隋炀帝”。

  《唐六典注》:炀帝“末年严刻,生杀任情,不复依例。杨玄感反,诛九族,复行轘 裂枭首,磔而射之。”

  好一个“生杀任情,不复依例”这寥寥八字,不仅活脱脱地勾画出隋炀帝狰狞的嘴脸,而且也透露了历史上那些封建暴君“口含天宪”,朕即是法的真相。

  对于封建独裁者来说,成文法不过是幌子,出口即令、“生杀任情”的不成文法,才是其法的本质。

  隋炀帝即位初年,也曾颁布过《大业律》,但这不过是装潢门面而已。

秦始皇

  古籍中对九族的解释,不尽相同。

  按王应麟《小学绀珠》的说法,即:“九族者,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己之同族也。”于此不难想见株连之广。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野心家、阴谋家,没有一个不是乞灵于“株连九族”之类的严刑酷法,来维护其独裁统治;没有一个不是虐杀狂、迫害狂。

  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一巴掌把建文帝打下去后,挥舞屠刀,大杀建文的遗臣。据朱国桢《方祠记》载,方孝孺被灭九族,死者达873人之多,惨绝人寰。景清谋刺朱棣不成,被碎割而死,九族及九族的亲戚,以及学生的学生,都无一幸免。对此,史载:“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这就是说,杀人像拉瓜藤,辗转牵连,故曰瓜蔓抄。

  后人曾写诗一首,慨乎言之:“一个忠成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后世传承者,也不乏其人。

  《申报》1949年5月10日载:“上海市警察局公布禁令,凡勾结共匪,企图背叛政府者,处死刑,并杀戮其全家。”

  此类例证,在历史上举不胜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