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后感二则
桥水基金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对冲基金,但是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想要传授的并不是如何操盘基金,它是关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原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于如何决策的。
他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些原则并不是他想要告诉我们去遵循的教条,他想要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应该会得出适合自己的一些原则。
而这一思维方式简单地概括为两个词就是:极度真实和极度透明。这既可以是对自己,而更多的是与他人沟通,因为达利欧认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因此要做最好的决策就尽可能地借助不同人的优势。
对这两点,我深有感触。他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是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剑封喉的秘诀,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
极度真实和极度透明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实事求是,并且把事实坦露于众。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我们无法做到的事实,或者我们所不拥有的事实,坦露是一种羞辱,是揭开伤疤,是家丑外扬。这需要一种自我革命的勇气,需要一种不被打倒的自信,需要一种看破红尘的坦然。
记得小时候就听过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小孩子在真话世界中的大冒险。这样的故事有很多翻版,但不管怎样改编,大意就是在一些不适宜的场合讲真话,结果闹出很多尴尬和误会。
这可以看出,讲真话有多难,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在某些场合我们得讲一些善意的慌言。这一教导我们一直铭记在心,直到成年,我们还会害怕某些真话会伤害到他人,某些真话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误解。
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会露出礼节性的微笑,或者用一些含糊的话来隐藏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即便对待我们自己,欺骗也是经常使用的手段,我们会为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寻找合适的理由。就像凯萨说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他想看到的。
除了和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很少和别人讨论缺点,不论是对方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会觉得这是不礼貌的,是伤人的。然而,不如此我们就很难找到正确的决策。这就是达利欧想告诉我们的成功秘诀。
在上一篇读后感中,我把这个方法和我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制进行类比,这两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内心的那股抵触势力太过强大,我们有各种顾虑,开不了口。我们担心如果真的说了真话会被穿小鞋,或者会被人瞧不起。这不是不可能的,而是非常有可能。
如果强行推进这种方式进行沟通,通过指标考核,比如规定每个人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批评不得少于2条。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诸如“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忙了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这种笑话,或者“学习不够”、“对同事批评有时不注意方式”这类无关痛痒的问题。
对于达利欧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选人,进入桥水公司的人员必须具有共同的信仰,必须同意这一理念。
但是,是否具有共同信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案例就是杨广,在上位之前,他的口碑一直很好,但是,一旦上位,真面目便暴露出来了。
《资治通鉴》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一辈子道貌岸然,到最后晚节不保的大有人在。我们反腐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昨天还在主席台上大义凛然痛斥腐败分子,今天便被纪委谈话落马的就有不少。
内心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测他的内心想法,而这种间接性便给人留下了操作的空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伪装的行为来故意引导其他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的人说,如果一个坏人一辈子伪装成好人,那他不就是一个好人吗?因此,内心怎样想并不重要,关键还是看他的行为。
如果一辈子“伪装”成好人,他当然是好人。但是,对于坏人而言他不可能一辈子伪装成好人,除非他已经弃恶从善了。
对于坏人而言,他伪装是有明确目的的,要么是为了获得某种好处,要么是为了逃避某种坏处。因此,他伪装付出的成本一定不会超过由此带来的利益,否则他就不会愿意伪装了。
付出成本越大的行为,伪装效果越好,这种情况要么是伪装带来的利益太大,要么就是只需要在人前伪装,在没有人监督的地方仍然以本性处之。
还有一种就是伪装的成本很小,比如只需要喊喊口号,动动嘴皮。
不管怎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他总有一些办法去鉴别真假,并且当鉴别出假货的时候,可以选择退货。
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就比较困难。因为,对于公务员而言退出机制并不健全,进入机制也因为要确保公平性而损失了效率。
所以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抓住关键少数的确是抓到了点子上。对一个单位而言,班子成员就是关键少数,如果这关键少数能够建立起达利欧所说的极度真实又极度透明的议事机制,那么,对于提升政府的决策而言确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