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学习| 思维模型—78黄金圈思维模型

2022-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benignHu

黄金圈法则由西蒙.斯涅克(Simon.sinek)在TED演讲而被人所熟知,它是一种更好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西蒙.斯涅克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领袖和组织——无论是苹果公司,马丁·路德·金,还是莱特兄弟,他们的思维、行动和沟通方式都与其如出一辙,而与其余所有人都完全不同。我所做的只是将其编撰归类,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观念——黄金圈思维模型。”

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黄金圈思维模型——查理·芒格100个思维模型中的第78个,一个帮助我们看清事物本质,并能激励自己或他人达成目标的思维模型。

本文依然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何谓黄金圈思维模型,黄金圈思维模型生活中的案例,启发,供参考。

01、何谓黄金圈思维模型

一、何谓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又叫作Why-How-What法则,它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三个圈,如下图所示:

网络,侵删

1. 外圈层:What圈层,是什么和做什么,指的是事情的表象

2. 中圈层:How圈层,也就是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论

3. 内圈层:Why圈层,是为什么做一件事,是做事的初衷和核心理念。

大部分人思考、行动和交流,都只是用到了最外层的what层,但是黄金圈法则的思考方式是从内向外,也就是why-how-what的方式进行思考。

思考why,从为什么开始,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发掘我们做这件事的深层原因,比如为什么要做工作,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思考how,问了自己为什么,明白了做事的本质原因,才思考中间的圈层how,也就是怎么做,这个圈层主要是梳理如何实现why,用什么方式落实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坚定了一件必须做的事,接下来就要为了做好这件事思考方法。

思考what,如果前面的两个圈层思考得很清楚,那么what圈层应该做什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知道了怎样去做,那么就按照制订的计划去做些事情,这个时候问题的思考也就接近尾声,剩下的就是一步步去做了。

为什么要用黄金圈法则呢?

因为黄金圈法则可以影响人类行为,且非常成功!

这又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黄金圈法则与我们人脑的构造很契合,如下图所示:

网络,侵删

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从外到内,黄金圈的三个层次是与大脑的三个皮层精准对应的。

黄金圈的外层“做什么”对应的是大脑的外侧脑区,也叫做新皮层。这个脑区负责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事实、分析优劣等等,更重要的是新皮层也负责语言功能。

黄金圈里面的两层“为什么”和“怎么做”,对应的是大脑内侧的脑区,叫做边缘脑。这个脑区负责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决策,还有信任、忠诚等感受。

边缘脑和新皮层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边缘脑更容易“感情用事”。

所以,当我们从外到内做沟通的时候,也就是先说“做什么”的时候,人们的确能够理解大量的复杂信息,比如事实和特性,但是它不足以产生决策,无法激发行为(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绝对,有时候对具体信息的理解也可以慢慢进入边缘系统,促进我们产生决策和行为,但是,这个效率很低)。

但是,当我们从内到外做沟通的时候,我们是在直接对着控制决策过程的脑区说话,且负责语言的皮层允许我们为这些决定找出理由。

比如大家常说的直觉,就是边缘脑带来的产物。它会让我们做出一个决策或者行为,可是又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己这样做,这时候负责语言的皮层会为其找理由,也就有了“直觉”这个说法。

综上,黄金圈法则能快速且有效地影响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二、何谓黄金圈思维模型

所谓黄金圈思维模型,就是将黄金圈思维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在解决问题,做决策、与人沟通时,记得使用黄金圈思维,即先说明原因,然后再说怎么做,做什么。

就如西蒙·斯涅克所说的,这个为什么是根植于内心的目标、理念、信念,是激情与灵感的源泉。

当我们彻底地弄清楚了why,随后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会为其服务,直至目标达成。

02、黄金圈思维模型案例

一、苹果公司

人们可能都买过电脑、MP3、平板,如果想要质量好,就会选择苹果公司的产品。

为什么人们会这么一致的认为,那是因为苹果公司在推销他们的产品时讲的是: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why);我们挑战的现状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how);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你想要买一台吗?(what)"

why-how-what,黄金圈思维!

而大部分公司的市场营销一般都是这样的:“我们做最棒的产品,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你想买一台吗?"

以上两句营销话,您被哪一句打动了,是不是苹果的?

直击内心,其向外传递的是做事的态度和信念,而这份态度和信念又是我们人类早就认可的,所以消费者们购买苹果产品变得理所当然。

二、学习的本质

现在大家每天都学习吗?也许您会说,当然!然而您知道学习的本质吗?

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博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给学习的定义是全局性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且能用于生活实践。

即学习,按步骤应该有以下四步:

第一步Know-what;知道是什么?比如: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这个领域是研究什么的?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辨认世界。

第二步Know-how;知道怎么做?比如:怎样操作这个程序?怎样应对这个情境?用什么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干预世界。

第三步Know-why;知道为什么?探究背后的为什么,即上一步做法和技巧背后的原理、逻辑。

第四步Know-how;知道怎么做?知识迁移,用它帮忙解决其他场景的问题。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学习的步骤,它是黄金圈法则的一个延伸,即从外到内(what-why)“学”,又从内到外(why-what“习”的一个过程。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做了其中几步,Know-what(是什么)或者 Know-how(怎么做)而未能做到真正的学习。

所以,学习,别停留在某一步或者某两步上了,要利用黄金圈思维去学习!

就如那句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为什么没有被超越呢?因为没有弄清其背后的WHY。

我们是人,最聪明的动物,学习是为了超越,理解事情背后的原理,继而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归纳出一套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学习的根本,即学习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03、启  发

以上,我们知道黄金圈思维模型是一个能影响他人行为、帮助自己看清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型。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该模型呢?以下谈3点我的启发:

一、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

芒格曾说: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您就能更好的思考问题。

比如说,我们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就特别喜欢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这实质上是我们在认知这个世界,在探寻和思考。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回答不上来时,忽略或者跳过孩子的问题。

对于我们成年人,想要自己变得更加睿智,更加优秀,也得多问自己“为什么”。只有通过多问多回答,来洞察事物的本质,了解自己、他人,进而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就如芒格曾说的: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 么,为什么,为什么”。

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丹尼尔·卡尼曼在其新书《噪声》中写道:噪声,才是影响我们判断的黑洞。

然如今的时代,噪声无处不在,即干扰的信息、垃圾信息太多。

我们如何穿越噪声呢?

以下三个工具,能帮助我们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1. 停止刷,主动搜;戒掉投喂平台,戒掉以流量为唯一目的的自媒体。

停止刷,主动搜索。

给自己设定一个信息过滤基准,选择信息源较高的平台、媒体。聚焦真正值得关注的人。 把自己浸泡这样的环境中,提高判断力。 

2. 远离“为什么+观点”的问句;为什么+观点,是一支可怕的注射器。 

如,为什么胖的人都很懒?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找不到工作?……

仔细想想,胖的人都懒吗?读书多的人,都找不到工作吗?当然不是。

但是,只要“为什么”三个字出现,我们的注意力,就全被夺走了,就开始不自觉地想答案,甚至都没有怀疑,背后的观点,是否正确。

所以,要远离“为什么+观点",保持怀疑心,主动远离它。

3. 多沟通,多讨论。

柏拉图说:只有在不断的讨论中,我们才能趋向真理。

探寻真理,是一场苦修。需要在和他人的不断联系中,渐渐习得。

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情,困惑不已。不妨试着找不同的人,问问他们的看法,在生活中分享自己的问题,解答他人的疑惑,在思维碰撞中,一起成长。

三、与人沟通多说为什么

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但是很多时候为了做成一件事,我们需要与他人达成共识,即需要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怎么做呢?

多说原因,多说底层逻辑,让对方知道、理解并认同我们的理念,继而上下同欲,安危与共,荣辱一体。

就如《一群人一条心》的歌词: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

04、写在最后

黄金圈思维模型是一个帮助我们看清事物本质,并能激励自己或他人达成目标的思维模型

学会多问“为什么”,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与人沟通多说“为什么”可以帮我们快速地理解和运用该模型。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谢谢。

原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