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what,“思考”还要学啊? 嗯,思考不用学么?

2017-04-28  本文已影响40人  大童小逸
【图】来自网络

看到秋叶大叔推荐了《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因为值得一读。听到“批判”两个字,按照我的惯有思维逻辑就给拆分成“批评、判断”。我特别好奇,批判性思维是不是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以批评式的判断去断定某件事呢?为什么秋叶大叔会推荐这本书呢?恰好赶上4月23日图书节,一起买呗那就。

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多可怕?

大多数人都具备先入为主的逻辑陷阱,看到漂亮的女生开着跑车,结论一定是:要么是富二代要么是小三被人包养;看到漂亮的女生穿搭漂亮还有点小性感,首先想到的是“这不是个好女孩”;马云有钱,所以马云在做慈善捐钱的时候应该是“百万、千万甚至是亿”来做单位的;穷人和富人一起吃饭,理所应当是富人买单,因为你比我有钱;

这些真的只是道德绑架么?一个人发声的时候可能正常,但影响了100、1000,甚至是10000个人以后呢?这还正常么?道德绑架影响了一大批人。他们可能不是不知道思考,但只是受到从众心理而导致严重偏移了。思考力每个人都具备,只是思考的深度、广度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地提出:批判性思维不是盲目的行动或反应,批判性思维不是任凭各种诱惑的摆布,不是轻易受情感、贪欲、无关考虑、愚蠢偏见等的干扰;批判性思考的目标在于作出明智的决定、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批判性思维不是带着批评式去判断某件事并得出结论。

什么样的人无法独立思考?并需要学习批判性思维呢?

1、学生(是所有的学生,包括大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教育制度持续围绕中考、高考,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各科要保持优异,高考能考个好大学。偏科都不行,哪怕你哪一门学得再好,毕竟高分是要看总分数。而且读书时代的我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突然感觉深受其害了。从初中开始慢慢偏科、英语和语文再好都没用,从怡然自得变得忧心忡忡。现在想想都觉得可怕;

2、初入职场人士:这个阶段要面临很多来自生活和工作的打击以及压力,从学校的佼佼者到职场啥都不会的菜鸟人士,一切从头开始。从学校无忧无虑到吃喝拉撒都得自己去想办法,甚至还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生活都一团糟,更别提能好好坐下来去深度思考;

3、待业人员(如全职妈妈):当了妈妈、做了全职妈妈,所有的注意点都围绕家庭、孩子,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考虑。能再多出点休息来休息和聚合都是好的,再多的就没有了。时间不够,脱离市场。

浅谈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

1、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主观和客观;

我们通常使用主观来判断一个事情,但如果是使用客观角度呢?会不会不一样?

主观:那个年轻人开着宝马看起来很有钱,所以他是个富二代;

客观:那个年轻人很有钱是因为他刚创业成功并获得C轮融资,他刚租了辆宝马准备外出见客户;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其实就被教导过“主观和客观地看待问题”。爸爸妈妈要去赚钱给你读书,打工很苦的,所以你在家里要好好读书,不要乱花钱。考个好大学,以后别走我们的老路。

主观:爸妈去给你赚钱,所以你要好好读书;

客观:打工很苦的,不要走我们的老路,所以你要好好读书;


2、学习用前提、结论、论证来思考问题。

我有个小习惯,可能是从小是农村的,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想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太阳,很简单,晚上出去看看天上有没有星星或者太阳。如果有,而且满天繁星,那明天一定是大太阳。

前提:晚上的天空有星星和月亮;结论:明天会有大太阳;

论证:晚上的天空有星星和月亮,所以第二天一定会有大太阳。

如果把结论和前提换过来呢?明天会有大太阳,因为今晚天上有很多星星和月亮。


关于今天的思考就到这里,且看我明日怎么说“思考”这件事吧!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