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高徒之风卷云旗】6秋云藏过多少事,难说堂前一块碑a
仰山秋雨,下得流连,一连半月,云山雾罩。
等今天放晴,宛如新娘露面,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山色端的隽秀。
暖阳从天空倾照而下,屋前地坪上水光晶莹,与枝头凝滴互相辉映,满眼星辉。
乔春生虽不在家,但对儿子早有交代,让他用功学课,准备来年高考。
刘鸢伺弄家事,对乔多有关注,但知乔散漫惯了,哪能用心读书,害怕逼迫过了,倒生逆反之心,只要还在坐着读书,便由着去了。
乔坐窗前,远望着溪水尽头一渔翁撒网,一阵高腔懒调的号子悠远传来。
乔的心思被风正义的故事牵连,对学习并无用心之处。见天色阴雨,无处可去,便拿出纸墨学着小人书将风正义的故事画在纸上。此时他正用毛笔轻轻勾画,一道剑影从一片崖石后闪烁而出。
等这笔画完,将毛笔搁置一旁,叹出一口气来。
感叹故事虽听得一些,但多为道听途说,真想此刻上山,去向风正义问个究竟。
但转念又想,如果风正义待自己果如爷孙,要是愿说,早该说了,失落和烦闷一齐袭扰,便将用草纸装订成册的画本合上,闭上眼睛。只见封面写着四个字:“战地英雄”。
脑中正想着与雷疯子的约定,忽听远处有萧声传来。其声凄清,有高昂处,也呜呜然,曲声中仿佛秋尽叶落,又如马蹄催营。
乔循声望去,见张青云坐于青牛背上,站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中,那萧声就出自他握在手里的一把洞萧。
乔还小时便听舅爷李云州吹箫奏琴,对这洞箫情有独钟,此时见着,哪还能按捺,飞也似的跑出门外。
刘鸢轻叹一声,只嘱咐早些回来。
“这是什么曲子?”乔问,
“我可不知,是从你舅爷那听来的。后来等要去向你舅爷学萧,不想他死得早了。”
“听来耳熟,但又不像,听你这么一说,想到一首曲子,只是你吹得错了,调子都跑出十万八千里。”
乔一边淌过溪水,伸手要去抓那青牛牛尾。
牛将鼻子深入溪水,好似正捞水底的水草吃。见乔走近,转身蹭向乔的脸。
乔伸手抚摸青牛的牛角。
“我只是听过几遍,记得不清。今日看见溪水清澈,天高云阔,胡乱吹几下,一直找不到调子,要说是新的调调,都有人信。”
“曲不搭调,但听是好听。舅爷曾说,奏琴吹箫,犹如拿捏手中的泥人,初时求像,后来惟妙惟肖,再后来等捏得多了,曲从心中出,调音自然形神俱同。但这还不够。”
“还不够的?”
张青云歪头看着,见两人在水中的倒影随清波荡漾,像极了两只在风里摇摆的剪纸人儿。
张青云对剪纸兴趣浓厚,还听过不少历史故事,此时见到一人骑牛一人站立的倒影,竟想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拜释迦牟尼佛为师的场景。但旋即又想,自己岂能成了乔的徒弟,便挥起牛鞭,朝着水面抽去,让那倒影再难聚拢成形。
乔见张青云挥鞭,还以为他心里不忿,连忙闪身躲避,一边大声说道,“李云州说,出神入化,物我两忘,曲调入自由之境。”
“那又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听得几遍,调子早忘了。”张青云不解,还去抽那水中人影。
“就说你跑了调,不说你吹得不好。你何必用鞭子抽我。”
听乔说话,张青云才知误会,连忙将鞭子收回,望着乔傻笑。呆愣的样子,让一旁的渔翁都觉得滑稽。
乔白了张青云一眼,从他手中将萧取过,手肘轻抬,稍一提气,萧声传出,吹的是《苏武牧羊》。
萧声深沉悲壮,幽婉动听,如那溪水南回入群山,也如雁鸟振翅回返青天之上。
张青云听着听着,脸上现出痴迷神色。
“还不如前面吹得好听。”
一曲罢,乔要将竹萧归还,却听不远处的渔翁隔着溪水大声说。
乔少注意那渔翁,听声音才去正眼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