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破除“躺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一)
最近一个新词“躺平”火速蹿红网络。它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对生活充满着无意义和无价值的失落感,有些人将自己变成不消费主义,过着清道夫般的生活。
但今天想聊聊与之相反的...或许,这也是破除“躺平”的一种方式吧...
先说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思维定式和思维转换的问题:每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种节奏之下不断地生活,无法突破所谓的困境?
原因是,我们看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以自己习惯的思维定式去解读。
当你脑子中被植入了一个预先的概念的时候,就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因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如果不能够进行反思和改进,就会永远生活在既定的节奏和循环当中,这就是很多人的人生其实没有太多改变的原因。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特别自然地认为自己所得出的结论是对的。但如果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东西叫思维转换,或许你会很震撼。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事情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自我净化的能力。
那什么叫做习惯呢?史蒂芬·柯维说:习惯这个东西是三个东西的结合体,即知识、技巧、意愿。
一个人做事,我会做,我知道怎么做和我会做和我想做,三个圆环的交界的地方就叫做习惯,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就是习惯。
要改变习惯有多难,就好像发射火箭一样。在火箭上升的两三分钟之内所消耗的能量,是它后来在轨道当中运行的十几万公里的总和还要多。
因此,每一次改变一个习惯最难的,可能就是最开始的那几天。这个时候,只要迈出去了,形成习惯以后,后面就会变得简单了很多。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今天最重要的“积极主动”的习惯——
其实,在从刺激到行动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间,生活中大量的人只是从刺激到反应。其中有三种决定论说我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
第一是基因决定论,我天生就这样;第二叫心理决定论,我小时候就这样过来的;第三是环境决定论,周围皆是如此。
这三种决定论,全部都是责任向外推的,其核心都是因为受到了刺激,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回应。而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真正主动积极的人会发现,从刺激到反应之间还有“选择”。
罗斯福夫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如果你不把别人伤害你的权力交给别人的话,他们是没法伤害到你的自尊,没法伤害到你的内心的。
那为什么有的人选择的空间就会大很多呢?关键就是是否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不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自由。
而有选择这件事情还需要有四件东西支撑,即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这样你才能够真的做到不会轻易地放弃选择的权利。这是主动积极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
接下来还有第二个定义,就是人生中有一个影响圈,还有一个关注圈,中间的部分叫影响圈,外边这部分叫关注圈。
影响圈,就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关注圈是你只能评论,只能发表意见,但是你改变不了它的东西。
所以,一个积极的人应该把精力放在哪个圈呢?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把精力放在影响圈当中做事。
如果天天焦虑、痛苦,甚至指责他人,给自己找借口,这都仅是在关注圈,随之你的影响圈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想说,当遇到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什么是影响圈?什么又是关注圈?
努力地在影响圈中发力,不抱怨,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并不是说不去关注呢?但是不要下那么大功夫,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影响圈当中,才是最重要的。
从今天开始,告别“躺平”,开启“积极主动”模式。第一有选择,第二要做影响圈的事。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自己努力想办法去改进,而不是不停地抱怨,这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根本分界线。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