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自序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人就会欣喜地用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上。
只有劳绩的语文人生和没有劳绩的语文人生同样毫无意义可言。
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关照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诗意语文,追求审美化实践智慧
一、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 印象、意象。回到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
我觉得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件事情: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思想情怀,内在体验种种转化为表现与存在的过程。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话。教这段话要抓住哪个词语呢?“饱经风霜”。这个成语刚刚出来,孩子们不熟悉,解释一下,否则这个词语容易引起误解;同时这个词能深刻反应出车夫的身份,进而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同情。抓住这个词就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一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全班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
第二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有难度,但是前面有了铺垫,有了生活经验的调取,尽管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举手了。
第三步,老师说,你们会看车夫的脸吗?会看脸的人有两只眼睛,第一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第二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的背后,你还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有同学说,他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同学说,车夫干活不要命,没黑没白地拉黄包车。假如你在现场…有学生马上说,老师,我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老师说,看得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让我们一起去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
你看,这是一个非常精致的教学片段,我们都看到了什么?看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想象,就是“举象”。它就是把这个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放大,一次又一次做细,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的不曾言说,但是形象和内涵却非常丰富的东西 。
诗意语文的课一定充满着举象。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象;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很容易将文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而活学活用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二、造境
所谓造境,即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
如何其芳先生写的《一夜的工作》里面有一段文字“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读这段话,我们应该有一种语言的敏感,我会特别关注其中的一句:“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宫殿式”这三个字能丢吗?绝对不能丢。我让学生想:孩子们,看到“宫殿”这个词,你会做何种联想?这所房子以前的主人可能会是谁呢?孩子说:老师,会不会是慈禧太后的房子?我说不是,主人比慈禧还尊贵。学生说,那是不是皇帝住的房子?我说也不是,比皇帝还要大。这所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摄政王载沣。你想一想,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面可能会有什么?这就是举象。学生说,那肯定灯火通明;那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名人字画…
然后,话锋一转,这是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为第一总理办公的地方,室内极其简单。有奇珍异宝吗?没有。有名人字画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总理办公的地方陈设简单不简单?简单。怎样的简单?谁能找一个词?十分简单。不够。怎样的简单?极其简单。在这极其简单之后,却可以看到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人格和精神品质。
这种刻画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已经到了化境。然而这化境,你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会,有自己的嚼头。这就是什么?这就是造境。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三、入情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
我不反对分析,也不反对语文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但是,你得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之门打开之后,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力。在这个基础上,你再跟他们谈方法,谈技巧,那样的知识,那样的技巧才具有灵魂,具有力量。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四、会意
所谓会意,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意蕴和意趣。如果说入情是一种热处理,那么会意就是一种冷处理。
读书意味长,就要细细读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什么诸葛亮说,周瑜说,一开始觉得乏味,没意思。仔细读后,却发现文字背后有一种味道。这个故事写“诸葛亮说”出现了11次,“周瑜说”6次,“鲁肃说”3次。前十次都是“诸葛亮”说,最后一次,诸葛亮是“笑着说”,给人惊喜万分的感觉。
老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他在笑什么?透过一个“笑”字,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多疑,周瑜的卑鄙,鲁肃的忠厚,所有这些都与“笑”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样的文字你要去嚼它,品它,就像用文火熬汤,慢慢熬,这个味儿才出的来。
我觉得一些重要的词、句、段落就需要这样去咀嚼,去体会,去会意,会意之后,你才会真正读出文字的魅力和神韵。
五、 求气
所谓求气,即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
比如这段文字“杨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颗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杨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读整段文字,全班形成情感基调。教师第一遍引读:杨科躺在长凳上,燕子正在唱歌。在他临死之前,他多么想听听燕子美妙的声音啊,可这是最后一次了。第二次引读:杨科躺在长椅上,听姑娘们唱歌的声音,这是最后一次了。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多么想再听听这清纯的歌声呀,可这是最后一次了。第三遍:杨科躺在长椅上,听笛子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他是多么想再听听村子里的演奏声呀,可是这是最后一次了。然后全班一起读:是呀,杨科躺在长凳上,燕子为他送行,姑娘们的歌声为他送行,笛子演奏的声音为他送行。就这样,他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
就在这一唱三叹中,文字的那个声气,流淌其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好好读书,会感性的、复沓式的、一唱三叹的朗读。
六、寻根
所谓寻根,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体和文化传承。
如《江雪》,我们可以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那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学生回答完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史上,三个著名的渔翁:姜子牙、严子陵、柳宗元。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我们的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才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诗意语文》内容摘抄(一)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