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是必经的出口——读《论语》109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大道呢?”
“谁能出不由户”,“由”字从字面上看,就是“田”中的作物自然长上来,既不压,也不拔,这就是自由自在的“由”。人就要这样去活,这样去发展,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去压制。这句话意即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自家的门户?“门”跟“户”这两个字根本就是关系很紧密的,两“户”合在一起才是门。“门(門)”字就是两户对开,一扇直接推的就叫户。我们知道以前的中门通常是不开的,从旁边小门就出去了,那里的门往往只有一扇,直接推开就入室了。“门”就不同了,重要客人来了,两扇门都要打开。通常内室的门一扇就够了,外面要对着马路的门才是两扇,这就是户跟门的差别。人要出屋子,要先出户,到外边的庭院,再经门到外面的马路。
换句话说,大道就是如此,每个人做人的道理基本上都应该这样,谁也不能从窗户上跳出来,门户是必经的出口。“何莫由斯道也?”为什么人们立身处世却不经由我所倡导的大道呢?有些人总是心存侥幸,就想抄近路、占便宜。既然每个人都要经门户出入,那立身处世为什么不能按照大道而行呢?为什么要用佞或者外在美去达到目的?为什么要靠“巧言、令色、足恭”呢?为什么要扭曲自己呢?为什么要借了人家的东西再去借给别人呢?
效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然就是直。人生之道最自然就是真诚而正直,每个人都知道出入要经由自家的门户,开展自己的人生却不知道走正道,孔子因而感叹。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间房子,门前正对着一条大道,大道上空无一人,孔子站在门口,很奇怪地自言自语:“谁能不经过屋门就出去呢?为什么这平坦通达的大道没人走呢?这屋里的人从哪儿出去的?都走到哪条道上去了呢?”
这就是实际情况,人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不走大门大道,非要翻墙找小道,孔子以为怪事,到今天也见怪不怪了。为什么呢,那大门大道,他认为一眼看穿,都晓得的嘛!然后就是眼神游离,往别的地方看,就是要找一条捷径出来。
这还是讲“行不由径”的道理,又要重复一遍老话:“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瞧不起简单。”今天有人说到儒学,还是会轻视:儒学还叫学问哪?那些个心灵鸡汤,喝它干啥?
儒学非常简单,就是日用常行,事情本来就这样,照做就行。但简单的事,人们就是不做。平坦的大道,人们就是不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人人都在走弯路、找捷径,人人都想弯曲宇宙,找到虫洞,所以孔子也没得办法了。
今天学习了门户是必经的出口。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