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篇:《嘉年华》——中国版《熔炉》,直面性侵
观影篇:《嘉年华》——中国版《熔炉》,直面性侵
四月热话“鲍毓明性侵养女案”到五月的“鲍毓明发文十问涉事女孩试图洗白”让未成年人被性侵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这让我想起了韩国电影《素媛》、《熔炉》。韩国法律也因其中一部电影而被改动。
原本准备写《素媛》、《熔炉》的,但这都是韩国的佳作,就想了想我们有没有类似的,不巧真有一部!2017年11月上映的《嘉年华》。
第一次看是因为邓超在微博发文“我女儿主演的电影,请亲们疯狂转发……”,当时震惊了,邓超有女儿了???后来才知道是曾今拍档演过戏的“女儿”。时隔三年,再次观看《嘉年华》,以下为非正式影评人的拙见:
内容涉嫌剧透,酌情考虑阅读,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记南北”后台回复“嘉年华”即可获得高清资源!
《嘉年华》上映时间是2017年,上映前一天微博爆出“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作为影片本身,是为数不多的社会性话题电影能够成功上映的作品(小声BB)。
宣传海报:女孩和梦露的腿用600字讲完整部影片:
电影围绕小文和小米两个女孩展开,双线并进,故事在两个女孩之间相互联系。
小米在海边一宾馆打工,某日晚遇见一男子带两个女孩开了两间房,深夜男子闯进女孩房间实施了性侵,小米却将男子进房间的监控录了下来,成为了唯一物证。
电影截图小文和小新两个女孩第二天萎靡不振的返校上课,被发觉不对劲后去医院检查得知被性侵的事实,两个女孩还懵懂无知。性侵男子尽是小新的干爹,某权力通天的刘会长。
之后小文妈妈报警,然搜查取证一直没有进展。王队长还多次要求回忆当晚经过,给小文造成二次伤害。小文的律师(唯一正义的局外人)一直不肯放弃,试图找到证据,给本案带来了一线光明。
然小米为保住工作,选择沉默,刘会长因证据不足一直逍遥法外。小文离家出走,露宿“梦露”脚下。小新父亲则为了自己的仕途选择私了,拿着刘会长新买的苹果手机去找小文一家商量妥协。
小新一家的妥协,还当起了说客小米和律师周旋期间得知自己的录像是重要证据,向律师贩卖一部分微不足道的当晚经过,并利用电话、跟踪等手段向刘会长实施勒索。小米为办身份证向健哥求助,却被打(性侵),求助律师并交出证据。
王队长接小文父女俩本是指认视频内容,却被带去医院进行二次检查,小文穿着不合适的病号服,躺在冰冷的床上两腿张开,一个男医生检查她的私处,而后又是一个女医生,并得出结论“小文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结尾一转,小米伤好后,健哥让小米接客。小米在准备接客的房间穿着白色连衣裙,涂着口红,脚踩白色高跟鞋。这时电视报道的声音出现,刘会长被检察院提起公诉,王队长和医院医生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而后小米决定离开,砸开电动车锁链,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去向远方,与“梦露”擦身而过。)
全片完。
小米和梦露擦肩而过巨型“玛丽莲·梦露”雕塑
影片开头是海滩上巨型玛丽莲·梦露的雕塑,这个雕塑有意无意间贯穿整部影片。每段情节所引导的不同的意义也被不同时期的“梦露”雕塑所代指。同时,这部影片具有非常明显的女性主义特征。
梦露出现了4次,由此展开影片的解读:
第一次,在影片最开始,巨大的雕塑耸立在沙滩上,小米在雕塑下面来回看着,抚摸着雕塑鲜红的脚趾甲,有手机仰拍下“裙底风光”。画面拥挤,全是近景,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这个雕塑是什么,只能知道它是一个性感的女性。小米为什么要拍雕塑的裙底?
小米,辗转15个城市,在一家酒店做清洁,还差几个月就18岁的她,少女的梦在逐渐觉醒。为了半只口红帮忙值班,捡到假发据为己有等都透露着小米对美好的渴望。而高跟鞋、指甲油、口红、裙子都是“梦露”拥有的。
再回想,如此性感尤物就这样被立在公共场合,是不是对我们的文化的抨击?是不是在说我们的文化向来都是将女性作为一个欲望的投射对象?
第一次出现,是代指了小米的少女梦,又像是在奠定全片的女性视角基础!
第二次,整个性侵事件已经发生,影片进入一个寻找或者说掩盖“真相”的阶段。这一次是小文和“梦露”。小文离家出走,抱着自己的金鱼蜷缩在“梦露”的脚下。镜头一转,莉莉正在被一个中年男人欺侮,小米在拼命夺回“自己”的金色假发。
小文,被性侵的女孩之一,父母离异,母亲扔掉了小文的裙子,剪掉了小文的长发。认为是小文穿不三不四的衣服,披头散发,自己卖弄才惹祸上身的。
第二次出现,是在暗喻小文的象征着少女的特征被母亲粉碎,“梦露”是这一特征的延续,同时小米的审美也被剥夺(被抢走的假发,心中的莉莉美却不欺辱)。小文逃、小米追,梦露张扬着身姿,这种主动性带来的却只是被遗忘被剥夺,梦露沉默,女孩也发不出声音。
第三次,影片达到被“恶”占满的巅峰,性侵案件被压下来,医生二次检查称没有遭受性侵;小米差点被健哥占了便宜;莉莉下辈子不愿在做女人。梦露脚上贴满了广告,就像被蒙上了遮羞布的人心。好像一切的灰暗成了掌权者。小米在干什么,小米匍匐在地上,想要抠下那些广告(也为后文小米拿出拍摄的证据做了铺垫)。
这个时候的“梦露”成了她,成了 小文,成了莉莉似乎在暗示整个社会环境如此,被强权所掩盖的真相堆积如山!这强权也沾满了“梦露”的双脚。
最后,“梦露”被工人拆掉,运走。事件似乎也告一段落,但被运走的梦露又何尝不是在逃避,在另一个地方继续上演同样的戏码!
小米身穿白色连衣裙,骑着电动车行驶在笔直的机动车道上,似乎再讲“正义永远不会消失”一样的恶俗道理。前方如同康庄大道在等着小米,可一个没文化、没身份的未成年黑户怎么生的起对生活的希望?
努力克制的画面,全片都是灰调子:
“克制”贯穿全片,影片没有直接表现会长性侵女孩的过程;没有受害者的哭诉;没有父母的申诉;没有激烈的哭天喊地的摇晃的镜头。唯一的爆发就是小文的父亲在看到医院召开发布会说其女儿并灭有被侵害后,试图上前理论。就连这个应该会混乱的场景都是用了一个远景来收拢,克制画面。
“克制”的也不仅仅是电影画面,还有每一位参与者本身,都在克制,几乎没有任何时候的情绪波动,成年人的情绪管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医生为“帮”会长开脱罪行,召开发布会面色从容;警察为开脱罪行而“显得”正义,从法办事;另一个被性侵的父母认为起诉没有好处而坦然放弃;小米一开始害怕丢工作撒谎也无愧于心……
结尾突兀,不找边际:
影片结尾,小米身着白色连衣裙,涂着红色口红,坐在酒店的床上等着客人,新闻报道声音响起,会长入狱,各个相关人员及部门均得到法律的制裁!何等讽刺。
小米骑电动车离开,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与运着“梦露”的拖车擦身而过。影片到此束。
行驶在机动车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