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困境,可能是作茧自缚
1
我曾经遇到一个读者。
她说,自己和老公关系不和,但婆家一直催她生孩子,很迷茫。
婆婆一直劝她:“有了孩子什么都好了”。
她不是没这么想过,只是担心丈夫依旧游手好闲,更不知道怎么办。
我听了有些懵圈。
两个人的生活都过不好,有了孩子就能迎刃而解?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孩子是解药,包治百病?似乎,我只听说过有了孩子之后日子过得更加鸡飞狗跳的。
听完这番描述,我一板一眼地对她说:
“建议你谨慎考虑。孩子不是绑架婚姻的工具,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人生,所以,别把自己的爱恨情仇寄托在一个无辜的生命之上。”
我还没结婚。因为,过去很多年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活明白,因而,也不愿糊里糊涂与另一个人同行。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已经结了婚的人,似乎也没怎么活明白。
所以,我对婚姻也就没那么焦虑了。
生孩子,难道只是家里多一个人的意思?不是的。孩子又不是玩具,生了你得养,养了你得教,如果你自己都没做好成为父母的准备,那不是坑崽吗?
对不负责任的父母而言,生孩子只不过意味着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个小混混而已——自己的“任务”倒是完成了,而未来的他们却有可能一辈子挣扎在社会最底层。
这是你们想要的吗?但可以肯定,绝不是孩子想要的。
2
人的很多困境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有些婚姻,一开始就是错误,怎么处理完全在于当事人。有些失意,一二十年前就已酿成,成败得失都应该追问自身。
可笑的是,很多人喜欢“猫盖屎”。遇到问题,不是首先考虑解决问题,而是刨些土将它盖上。问题多了,土也不够用了,于是,满世界都散发着臭气。
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小部分人,依然不肯直面问题,他们选择了去买空气清新剂。如此一来,满世界都飘满了香不香臭不臭的怪味。
一位朋友年前辞了职,找了一圈工作不太顺遂,问我:转行做自媒体你觉得怎么样?
我说:“不怎么样,其实比上班还累,还未必赚多少钱。”
他说:“我看很多写公众号的说自己月入几万几十万,不会吹牛吧?”。我说:“也不见得,确实有人赚了很多钱。”“那?”
“我觉得,你还是多关注一下自身实际情况吧。首先,不是别人做得好,你就能做好。其次、转行不是说来就来,它会牵涉很多方面,换赛道之前应该有所准备。”
另一个朋友说:“中年危机,不是人到中年才突发危机,很多危机在你初入职场时便埋下了祸根。”我特别赞同。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中年危机也是一样的道理。
遇到危机之时,不是织一个茧把自己裹起来就能解决问题的。看起来一切都安稳了,但那都是幻觉,兴许过不了多久,雷同的原因又会引发雷同的危机。
3
我们太看重结果了,所以,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错误。
为了所谓的合适,与一个并不喜欢的人结婚;为了所谓的“体面”,去接受一份并不感兴趣的工作;为了所谓的“安全感”,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现实妥协……
久而久之,连自己想要什么也搞不清了,只是漂浮在他人的洪流中被裹挟着前进。
难道,这就是你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追求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们什么都得到了,却发现没有一样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我们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却发现自己对生活早已兴味全无……那会是怎样的体验?
木心在《鱼丽之宴》里说:
“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你还记得自己的少年时的立志吗?那个堤上看风的少年哪去了?那个穿白裙子的女孩哪去了?你口口声声说“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扪心自问:这些能说服得了自己吗?
美国作家安·兰德在《源泉》中写道:
“为了将事情做好,首先你得喜欢做这件事,而不是喜欢这件事情的结果。重要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你为之工作的人。是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任何你的爱心可能涉及的对象。对象可能会改变,所以如果纯粹做这件事,就不会失望和目标不坚定。”
无论感情还是工作,抑或任何一件事情,当我们决定是否涉入其中之时,能不能多考虑一下事情本身呢?你是真的喜欢这件事吗?或者:为了结果牺牲过程你是否甘心?
我承认,人活一世,总有需要妥协的时候。但是,如果妥协只能换来下一次妥协,对获取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并无裨益,这样的妥协是否有必要呢?
如果有必要,那妥协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必要,那就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真不如及早夷为平地、另起炉灶。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未见”。魏渐,青年作者,专注个人成长探索,代表作品有《永远不要打探别人工资》等,多次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思想聚焦、LinkedIn等大号转载。微信公众号“未见”,ID:wes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