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读书--拿来就用的超神奇记忆术3
昨天有点事情,没有日更读书文章,今天一并补上。
进度
这两天阅读了理解技术、概括记忆术、比较记忆术、联想记忆术
理解记忆术
若要记得,必先懂得。
这种记忆方法是我最喜欢用的,没办法,理工科的通病,一个知识总是喜欢彻底理解了去记忆,这样的记忆效果最深刻,也比较牢固。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理解是一种最直接、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记忆术。关键在于理解,只有彻底懂得并记住的东西,才能称得上心灵上的财富。
当然这个记忆术,并不是只能用来记忆理工逻辑推理类知识,也可以用于文言文的背诵,一篇文言文你要理解他的意思、他的意境后,再去背诵就会方便很多。
概括记忆术
对记忆对象的关键内容进行精确提炼和高度概括,去除繁杂的、不必要的信息的记忆,精简记忆过程,这就是概括记忆术。
比如我们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的朝代歌,就是按照我国年代更迭的先后顺序,把各个朝代的关键信息融合到一段歌词中,这样方便了大家记忆,我记得我是初中学的朝代歌,至今已经20多年了但还是记忆深刻,我觉得这要归功于朝代歌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当时歌词内容的高度概括,也让我们能很方便记住了年代的顺序。这就是概括记忆术+口诀记忆术的结合。
概括记忆术根据记忆对象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比如主题概括法、缩略概括法、内容概括法、数字概括法、顺序概括法等。
比较记忆术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比较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或者相异之处来帮助自己实现快速记忆。
举个例子,老师一生要教授很多班级、很多学生,时间长了后,你会发现老师记忆深刻学生都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要嘛是某个班级成绩最好的学生、要嘛是某个班级成绩最差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比较记忆术的应用,通过对比找到差异,然后这些差异会留下较深的印象。
联想记忆术
就是在记忆的对象与头脑中已经拥有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以因果、前后、相似、相反、归类等因素作为纽带,通过记忆对象可以联想到许多大脑中已经储备良久的与记忆对象有关的事物,帮助人们快速记忆。
比如,我们要记忆世界之最:
- 世界上最神奇的树:炸弹树
-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 世界上最贵的珍珠:巴罗达珍珠
- 世界上最冷的城市:雅库茨克
......
如果死记硬背的话是比较吃力的,我们可以考虑联想记忆术。我们以第一条和第三条为例来说一下 - 二郎神骑(奇)着一颗炸弹,正好落在树上
我们通过关键词+谐音的方式,将记忆对象联想到了一个很奇异的物象画面,我们只要记住这个画面,也就记住了第一个记忆对象,而且这个有趣、奇异、怪诞的画面比起枯燥的文字要容易记忆的多。 - 鬼(贵)节的时候,爸爸(巴)用萝(罗)卜打(达)走了用珍扎猪(珠)的巫婆。
同样我们关键词+谐音的形式,生成了一个鬼节的画面,通过这个画面来记住蹩脚的外来词。
物象是记忆的基础,联想是记忆的关键,奇特是记忆的秘诀,谐音是记忆的窍门。把需要记忆的对象建立在已有物象的基础之上,运用奇特的联想或者谐音一致的方法,找到已有物象与记忆对象自建的关联,就能够轻松掌握以及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