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
未成名轶事
韩信是淮阴人。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被推选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去别人家吃闲饭,多被人厌恶。曾多次去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妻子怕韩信吃闲饭,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知道后,一怒之下离开了。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他吃。几十天都如此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将来一定报答。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他是胆小鬼,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认为他胆小笑话他。
展露头角
项粱率军渡过淮河,韩信持剑追随,项粱战败隶属项羽做了郎中。屡次向项羽献策未被采纳,汉王刘邦入蜀,归顺了汉王,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犯法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人都被杀了,滕公见到他的谈吐感到不同凡响且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并向汉王推荐,任命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看出他的才能。到达南郑,几十个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但不得任用也逃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来不及报告汉王就去追赶。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苦口婆心的推荐了韩信大将军,并且要汉王选择良辰吉日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完备才可以受命。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韩信将项羽跟刘邦进行了比较:项王的为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震怒咆哮时千百人不敢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心疼生病将士而流泪,立下战功又舍不得授官进爵。称霸天下武力惊人,但放弃关中有利地形却建都彭城。违背义帝约定,分封亲信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地方,纷纷效仿,也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必遭摧残毁灭,天下怨恨百姓不服,只好迫于威势勉强服从。名义上是霸主却失去民心,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汉王刘邦如今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英勇善战的人才,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百姓必心服口服。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没法计算,又欺骗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二十万投降的秦军,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入骨髓。汉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都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都很遗憾。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汉王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三秦。汉二年(前205),�兵出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韩信俘虏了魏豹,平定魏地,改制为河东郡。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这年闰九月打垮代国军队,在阏与生擒夏说。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击败成安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关攻打赵国。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要夺取赵国。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但“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战车不能并列,战马不能成行,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在后面,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要跟他们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韩信和张耳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
成安君信奉儒家学说是刻板书生,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经过韩信计谋激战,赵国军队大乱纷纷潜逃,汉兵前后夹击,摧垮赵军俘虏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韩信传令全军,赏千金活捉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听从了他的计策使燕国降服。派人报告汉王,立张耳为赵王。
楚国多次派出奇兵渡过黄河攻击赵国。赵国张耳和韩信来来回回地救援赵国,再调兵支援汉王。六月间,汉王逃出成皋,向东渡过黄河,只有滕公相随,去张耳军队在修武的驻地。自称是汉王的使臣,骑马奔入赵军的营垒。韩信、张耳还没有起床,汉王就在他们的卧室里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用军旗召集众将,更换了他们的职务。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汉王来了,夺取了他二人统率的军队,命令张耳防守赵地,任命韩信为国相,让他收编赵国还没有发往荥阳的部队,去攻打齐国。
攻打齐国
韩信领兵向东进发,听说汉王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顺,打算停止进军。范阳说客蒯通规劝,就率军渡过黄河。齐王听从郦生的规劝以后,撤除防备汉军的设施。韩信乘机突袭齐国属下的军队,打到国都临菑。齐王田广认为被郦生出卖,就烹杀了他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韩信平定临菑以后,就向东追赶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国也派龙且率领兵马,号称二十万,前来救援齐国。
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部队合兵与韩信作战,龙且轻视韩信轻敌开战被韩信反杀,齐王田广逃跑,韩信把楚军的士兵全部俘虏了,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自请暂代理齐王稳定局势。汉王勃然大怒,张良、陈平暗中踩了一下汉王的脚,凑近汉王耳语,于是派遣张良前去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未能听劝联楚
楚军失去龙且后,项王派盱眙人武涉规劝齐王韩信联楚,但是没有听从。(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段)
武涉走后,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胜负的关键在于韩信,想出奇计打动他,就用看相的身份规劝,此后过了数日,蒯通又对韩信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善意,就能预见事情发展变化的征兆,能反复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够长治久安的人实在少有。听取意见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惑乱他;计谋筹划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扰乱他。甘愿做劈柴喂马差事的人,就会失掉争取万乘之国权柄的机会;安心微薄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冒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闭上嘴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起作用’。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没有听从。
改封淮阴侯
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
韩信到了下邳,赐黄金千斤给曾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召见胯下之辱的年轻人做了中尉。
项王部下逃亡将领锺离昧,与韩信友好 项王死后归附韩信。汉王怨恨锺离昧,诏令楚逮捕他。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袭击韩信,高祖将要到楚国时,韩信曾想发兵反叛,但认为自己没有罪,又怕朝见高祖怕被擒。于是听建议杀了锺离昧到陈县朝拜高帝。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押在随行的车上。到了洛阳赦免韩信,改封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能力,常托病不朝见和侍行。从此,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汉十年,陈豨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打算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韩信囚一位得罪他的家臣,被他的弟弟上书吕后他谋反,吕后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韩信进宫后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诛杀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