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做决策的?
01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组织信息的,当我们收到一组信息是如何处理的?
当有一个人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同意,还是拒绝,我们是如何决策的?
我们是如何记住信息的?有的信息只看过或听过一次,我们就会一直记住。
有的信息不断的在眼前出现、不断的在耳边重复我们也没记住。
02
很多时候我们匆匆的做了决策,但事后又很后悔,甚至都回忆不起来自己是如何决定的。
有时我们莫名其妙的手里拿着东西又在找这样东西。
有时我们刚出门下了楼,就担心门忘锁了,而且回忆不起来是否锁过门。锁车也是一样的情景,总是要多按几次,甚至会离得很远了再多按几下确认。
03
明明是学过的道理,但在实际运作时,自己的决定面目全非,全然没有理性可言。
可能是听了谁的一句话,我们就买了一只股票,或者是看到了谁发的一条微博,我们就ALL IN了某项投资资产。
就拿我自己举例来说,一直在看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棒球卡投资原则,经量少操作。
你要做的事,就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到资产的价格远远低于价值时出手,然后需要做的就是不动,长时间的不动。
包括李笑来在《韭菜的自我修养》里提到的很多投资理念,别一进场就买买买,要有自己的判断,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
市场是波动的,不要盲目的做决策,道理要靠自己想通,再按照自己的逻辑做决定。
04
这些理论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但真的到了实际自己操作时,还是不受这些理论的影响,看到市场行情爆发,就一头扎进去。
恨不得ALL IN进去,还好这方面还有一点点理智。
但所有的操作决策,完全跟这些学习的理论相悖了。在市场的熊市漫长的期间,自己是彷徨的,不敢下手。
即便尝试性的在低位补了些仓,但当市场行情刚有所好转时,在一次上攻后,便匆匆卖出,完全没想背后的逻辑。
当调整一段时间又继续上攻时,这时我按捺不住了,又开始陆续的买入、买入、买入。。。直到买入了很高的位置。
这时我的心情是随着曲线波动的,我完全变成了之前学习的投资理论里的反面人物。害怕不长、更害怕下跌,更不知何时是顶峰。
05
有些事,没经历过确实很难有清晰的认识。
我之前没有经历过大牛市,是在熊市的尾巴入的局,所有错误的行为都做过,目前依然在作着错误的选择。
大多时候我看到别人的言论,都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是赚的,因为从他们的言论里,我能感觉得他们的志得意满,或者是他们都很懂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是错觉还是什么,很多大牛的文章里,都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赔钱的,没有赚到,但我感觉好像接触的信息,反映的是大家都是赚的,而且很专家的样子。
这些观感又要如何去拨开背后的迷雾呢?
06
不管怎样,我想还是因为我的格局太小,过于局限的关注当下。
也是自己的德行不够,无法觉察自己的言行背后的逻辑。
在当下这滚滚大势倾巢而下之时,我如一叶轻舟在风雨中飘摇。
眼下,我想我要做的不是尽快找到一艘大船登岸。
我要做的,也许是为这小舟,找到属于他的定见,他的锚。
我想写1000天,D11,风雨飘摇,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