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声文渊初探散文

觅心

2018-07-30  本文已影响127人  麻花辫儿l
觅心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我是凡人,我是普通的凡人,我来自对生命的渴求,我要到生命中去,生命的过程如何能精彩?如何才能报答生命给予我们的神圣馈赠?

儿时挥不去的记忆,青春的感伤,生活中的功利,浮躁的心理,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的做法,看到优秀于自己的人之后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待亲人和子女的态度……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沉淀下去找寻生命的初衷?

这一周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读了庄子的《逍遥游》看译文读原文查资料,一步步地阅读和了解之后思索再思索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我要的答案。

《逍遥游》讲了从有己到无己的一个转折过程,从而达到身心的逍遥。全文为了阐明逍遥之意庄子用有趣的寓言和生动的故事一层层抽丝剥茧的进行了讲述。

庄子的智慧让我理解了“逍遥”二字质的含义,对待人生要有乘物以游心的生活态度。

这种游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之游,而是历练了人生的厚重,丰富了内心觉学之后的豁达。

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过程,大美人间的惬意由心而发。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当把一切的身外之物都看淡,当一颗心在追逐生命的本真和回到它的最初时,一切的一切都是弹指一挥,风轻云淡。

花草树木鸟兽昆虫在庄子的笔下都能生出灵性来,他的想像超乎寻常 ,这不能不说他有一颗大爱的心。

生活中我们碰到不如意的事静下心来想想大都是为了己之私利吧,如若能像庄子那样拥有一颗爱心我们应该多一份快乐。

前日里正午在店里看书,猛然间门口有人扒了一下头,着实吓了我一跳。那人身体残疾没有双手,我想肯定又是要钱的。心中不免升起一丝鄙夷。

他微微一笑说:“不要害怕,希望没有吓到您,我是卖笔的不知您需要吗?”

“不要,”我条件反射似得马上回到。

“哦,那打扰您了”他说完就要离开。

定下神来一想,顿感自己生硬的态度而内疚。

一个残疾之人为了自己的生计还能能替别人着想,怕他的样子吓到我,这样的善良之心感染了我。

急忙追了出去还好没有远走,买了一盒笔,他微笑的对我道了“谢谢。”

我顿感快乐,脚步轻松的回到了店里。原来快乐可以如此简单。

九万里的高空有大鹏扶摇直上,鱼游浅底的沧海有大琨大之千里,生活中怎样才能像鲲鹏一样眼界开阔啊?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我们这些喜爱文字的伙伴们如果没有平日里的积累和感悟又能如何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先生带领我们给我们指出了写作的最初之路,好的风景就在我们的经典之中,路就在那里,越往深处就越能感觉它的美妙所在。

看过了所有的景掌握了所有的道,积累了渊博的知识。

接下来想想我们的初心,为什么喜欢文字,是为了记录心中某段的心路历程,还是为了写一段反应一些社会问题故事,亦或是抒发一下对某事物感情……

选择心底那个最强烈的愿望写下来,把平日里感悟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让笔下生辉,让笔下开花。

如若没有平日的积蓄厚养、待时而动,鲲鹏如何能有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气魄呢?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我们如何能下笔如有神啊?

                              二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这段文字让我明白了物有所用,物有大用,一个人只有通过平时的学习让自己拥有了大的智慧,才能把物用到它的极致。

犹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要做到不给别人攀比,认识到孩子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倾注心血让他到自己喜欢的场景里去,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了,就想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像人家那样,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艺术造诣高了就埋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聪明些,久而久之抱怨多了,孩子也烦了。

问问自己想到自己了吗?自己怎么不去跟优秀的家长去比,也许有无数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就因为自己戴了家长的头衔就能高高在上任尔叫嚣南北风吗?这不妥吧!

为什么不以身为镜来照见自己的孩子呢?为什么不给孩子做个表帅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葫芦,只有我们有了大的心智,才能发现它最大的潜力才能让他发挥最大的潜力来达到物尽所用。

                            三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吾友腹载五车,却不图名利 不图金钱的回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为有共同爱好的人指引道路。

他已把身外之物看似浮萍,苍茫天地中坚持心中所爱,看淡一切身外之物。

名与利熙熙攘攘,来来往往蒙蔽了几多世人的眼睛,也断送了多少世人的前程。

纵观那些名利之人,有几人能逃脱过利益熏心四字,心被熏撩了,还如何能安定下来呢?

那些利益熏心的人又有几人能逃脱心的制裁?正所谓坐井观天小大之辨及是也。

即自以心为形役又如何能逍遥洒脱呢?

放下吧,找回初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