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惊诧
“大人”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称呼,一般认为,“大人”即是指位高权重之人,然而在中国古代,“大人”一词的语义远不局限于此。
“大人”最早出现在《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以后这个词就在《论语》和《诗经》等古书中频繁出现。“大人”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负责占梦的官员;而是指身居高位并且品德高尚之人。汉朝至宋朝时期,“大人”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首领,或者是对自己父母亲的尊称(子女对外人称呼自己有官身的父母,如范纯仁对人提起范仲淹便称“我家大人”),并不会用来称呼官员为“大人”。当然,也有例外。宋朝时被人称为“大人”的官员只有一个:包拯。称其为“包大人”摆明了就是尊其为父的意思。
崖山之战,数十万骨头最硬的汉人跟随背着小皇帝的陆秀夫一起跳了海。之后,蒙古人占领了这花花世界。
蒙古人把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北方汉人)、四等南人(长江以南的汉族人)。一、二等人杀一个三、四等人只需向官府赔一头驴便无罪;汉族人新婚,初夜权为蒙古人所有(所以那时有“摔头胎”的风俗,但汉人是人,总是下不去手的多,所以北方汉人多有蒙古血统者);为防止汉人叛乱,十户人家才允许有一把菜刀,还要由蒙古人保管(我祖母便称菜刀为“十刀”)。
这时,便有软骨头的汉人便称蒙古人为“蒙古大人”以示尊其为父。此后,“大人”便成了官员的尊称,不再专指父母。
“爷”这个称呼原本也是父亲的意思。我们山东很多地方现在也还管父亲称做“爷”,祖父叫“老爷”。
宋朝时,金人称宗泽为“宗爷爷”、称岳飞为“岳爷爷”、称韩世忠为“韩爷爷”,同现在的“马爸爸”完全一个意思,都是五行缺爹的表现。
明亡后,偌大的华夏被通古斯野猪皮的后代捡了现成便宜。通过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杀,再次打断了汉族人的脊梁骨。明时,臣下称呼即位前的崇祯、延平郡王郑成功、晋王李定国也只称“大王”或“殿下”,清时便一律称“爷”,如王爷侯爷贝勒爷县太爷,连韦小宝都混了一个“韦爵爷”。
清时,大单于玄烨以“满汉一体”自欺欺人,实则各民族等级分明,满人最贵、蒙人次之、汉族人依旧是最下等人,哪怕是富贵如皇太极最为倚重的范文程。
范文程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多铎知道后,直接让人到范府,将范文程妻子,抓到豫亲王府,霸占了3个月。那么,为何范文程敢怒不敢言呢?其实清初的制度,多铎这样做并不违法。因为多铎是八旗中正白旗旗主,而范文程刚好是其旗下臣子,按照八旗制度,即便范文程的官职比多铎大,见到旗主一样下跪行礼,并且旗主夺取属下的妻子也不违法。
但是作为汉族人的范文程反应却让后世人诟病:面对谋夺自己妻子之人,他不仅选择了退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的十分大方。历史上许多人将他的这种表现,说成是以“大局为重”。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夺人妻子犹如杀父之仇,都是无法根结的仇恨。多铎谋夺自己的妻子,最后就以罚银万两,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结束,范文程却安然的接受了,奴性显然非同一般。
放眼大清,近三百年,汉臣无一不以抬旗为毕生追求(抬旗后,即便不当官也享有一定特权,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超脱于法律之上。如有违法乱纪之举,也要优先适用于八旗之“家法”。眼熟吗?如果看不明白,仔细想),无人不以能由“臣”改称“奴才”为荣……
所以说,崖山之后,汉族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平等”过,从来都是歧视链中最下面的一环。我都想不明白那些动不动自称“皇汉”者,他们哪来的信心?
高考加分有你吗?知道啥叫“民族食品”吗?你敢像人家一样想生几个孩子就生几个吗?知道什么叫“少抓少杀、处理从宽”吗……
近日,一某族大学生强女干犯被判刑了。浙江省的法院依据强女干罪起步三年监禁的《刑法》判其有期徒刑十八个月、缓刑十八个月。也就是说,如果这一年半他不再犯事,一天牢都不用坐。
然后,其母校浙江大学依据自己学校的校规: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对这名强女干犯从重处罚:留校查看处分……
网上一群屌丝群情激愤。我说,他们懂个锤子!
达鲁花赤大人行使一下初夜权而已,尔等四等汉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莫名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