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精选爱之思文字里的蓝调

读你千遍不厌倦

2018-07-13  本文已影响967人  素心suxin
读你千遍不厌倦

文字,之所以能打动人,大都直抵心灵,与其心有戚戚。

文字,不一定辞藻华丽,但须言之有物。质朴自然的文字,如汩汩清泉,沁人心脾。空洞的文字,即使字斟句酌,也不免流于铺陈,缺少筋骨与血脉。

文字须情真意切,水到渠成。无病呻吟,虚张声势,乃文之大忌。好的文字,如饮佳酿,令人醉而忘归。

喜欢文字,尤其富有灵性的文字,每每捧读,欣喜若狂,欲罢不能。与文字说话, 像与一位多年的老友促膝长谈,一见如故。

读文,似与人谋面。一段真挚阳光的文字,像孩子的脸,充满了稚气童真。如涓涓细流,淌过心田,美妙惬意;一段恣意昂扬的文字,似热情洋溢的青年,惊涛骇浪般,撞击你的胸膛,激情涌动;一段含蓄睿智的文字,如历尽沧桑的老者,娓娓道来,引人哲思。

读文, 实乃一次心灵涤荡之旅,虽身在其外,却乐在其中。

往往,读瑰丽韵致的文字,如沐春风,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读清幽安逸的文字,如归隐桃源,远避尘嚣,安静祥和;读情意荡漾的文字,会心潮澎湃,胸怀激昂;读冷冽肃杀的文字,又如履薄冰,心惊胆战。

阅读,酣畅淋漓大快朵颐之余,也是一次精神的畅游。

古语讲,“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强调了多读多思的重要性。

回顾近期读书的状况,有速度,没质量。有些书基本是囫囵吞枣,还没等理解透彻,掌握其精华,就草草收尾,结果消化不良,比如《自私的基因》。

想想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 一是专业术语较多,理解困难;二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国学、书法、共读三管齐下,如果不调整节奏,时间确实有些紧张;三是拖延症作怪,时间利用率不高;四是读书方法不当,多数属于泛泛而读,缺少细致入微的体会与感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突出了读书笔记的必要性。好的读书笔记,既能提纲挈领,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又能随时随地记录所感所想,摘录锦囊佳句 ,能够事半功倍,提高读书的效果。 近期读了很多书友的读书笔记,深有启发。其笔记详实,各具特色,值得学习。

读书,不一定盲目追赶数量与速度,而重在质量。如果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思维,逐渐将文章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即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引用三首宋词中的相关词句来喻示读书的三种境界,值得我们借鉴。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这三种境界可谓是读书的“三度空间“,也是求学之人所追寻的。

记得蔡琴有一首歌《读你》: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唔,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象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

读文,读你千遍不厌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