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给教师的阅读建议》摘录
书籍详情:作者:闫学,《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读书时间:2020年5月
《阅读助教师实现精神突围》P12我试图以自己的阅读经历来探讨和展现一名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
P13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有如爬坡,可能读懂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只有这种有坡度的阅读对教师的成长才真正有用。
——作者所提到的知识结构我深为认同,将有价值的阅读比作爬坡也让我反思,我在阅读专业书籍时便有此种感受,于是常常放弃了,但教学就会受其桎梏。想要课堂更大气,视野更开阔,我需要在专业知识上更精深一些,应该把专业书籍拿起来一读再读。另外,作者反复在书中提到非经典不读,也是对我选书的一个提示。
P15《阅读提供反思和提炼的能量》一文中有这样的小标题:阅读,寻觅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阅读,助力专业成长;阅读,完善知识结构。
P130《阅读与写作是美丽的双翼》一文的小标题:教师生涯中最重要的遇见;公开课上的磨砺与成长;给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的专业成长也与阅读有关,我可否凝练出此类的标题写写自己的故事呢?
《读书这件事》P44如果说技术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那么“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技术可以操练,思想则必须修炼。“操练”意味着机械和次数,“修炼”则意味着沉入和思考。
——曾经为了那些技术而反复操练,后来才懂得那只是教学的基础,课堂的灵魂在那些技述之外的思想。
《不怀疑不读书》P59胡适先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读书也需要有质疑精神。初时读书奉为圣典,现在常在心中想:此观点我不认同。我知道,我是进步了。
《阅读,一种本源性研修》
P75假如没有阅读作为一个教师的精神底色,所谓磨课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操练;同样,假如没有阅读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做教科研、开发语文课程以及教育写作、教育反思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P77某一个教师上的某一节课,实际上表现的是教师的全部。这里包括他的知识储备、阅读视野、价值判断、教学智慧、精神风貌、人格魅力……而这些,决定了一个教师究竟以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位历史教师的回答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他是用终生的学习来不断丰富自己,通过不间断地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在他的课堂上,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知识优势和精神魅力,不仅教给了学生某些知识,而且他完全可以照亮学生今后寻求知识和人生理想的道路。
P78事实上,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爱读书的教师。我有许多爱书的教师朋友,听他们的课,跟他们聊天,都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往往视野开阔,丰厚、大气,从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参,他们本身就是课程开发者。
——刚入职那些年,教好教材就是我的追求;后来才明白,不仅要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现在又觉得还需要跳出教材,呈现视野更开阔大气的课堂,不仅给学生知识的指引,还能给他们人生的启迪,即作者所提到的那类课堂。而这需要太丰厚的知识底蕴,既要有对教育理论的专研,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个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有坡度的阅读,持续的写作,可以让我们离这样的课堂更近。
《怎样做读书笔记》
P140我的读书笔记大概分为三类:文摘类、概括类、随笔类。其中,文摘类和概括类又划分为三个小类:教育理论类、学科专业类、人文视野类。在内容分类基础上,我还按照年份分别保存……
P140为了今后查找与检索方便,摘抄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我一定会在每一个摘抄的句段后面详细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今后的详细核查。
——作者的这一做法给我以启发,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