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
儿子:妈妈,你在看什么书?
我:来,你把书名读一读。
儿子:第一个字是?
我:给
儿子:给一年……
我:级
儿子:给一年级家长的……
我:建议
儿子:《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我就要上一年级了。
我:对,所以我就要当一年级家长了。
儿子:那你怎么只给自己买书呢,你怎么不给我买本“给一年级学生的建议”呢?
我:《小学有什么》《要上一年级啦》这两本书就是给你上一年级的建议啊。
儿子:也对哦。那我要再拿来看看。
还有十天,儿子就要上一年级了,最近我焦虑的心情明显加重,同龄的孩子有会认800字的,有开始写看图作文的,有上衔接班的……我们家这位小子……一言难尽。每当焦虑的时候,我就看书,去书里寻找答案,去书里寻找平静。
《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这本书是有着30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班主任郭永红老师的作品,一线教师的作品非常接地气,实操性很强,读起来浅显易懂。在这本书里,郭老师谈了“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课外班的选择”“家庭教育问题”“入学准备”“小学生的典型问题分析”等等方面的问题,许多观点对我还是有所启发的。
要提取学文化知识吗?
很多如我一样的家长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提前教孩子学习拼音和数学,郭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零基础入学,那么你的孩子就没有必要去上那些传授小学课本内容的“幼小衔接班”;但如果学校中有80%以上的孩子都已经提前学习过拼音或者练习过写字,那么你就需要提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因为儿童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是通过周围的评价反馈得到的,他不理解别人是提前学过的,他也不知道这种提前学习其实根本没什么,他只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他可能会被同学嘲笑、家长责骂,甚至是老师批评。
要做好哪些入学准备?
关于一年级入学孩子要做哪些准备,郭老师提及了这几个方面:吃饭准备、收纳准备、听课准备、语言准备、交友准备。这几个方面中,我有些担心我家小孩的是“收纳准备”,目前,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收纳整理自己的文具、书本,合理归类,有序摆放。
因为平时这些事情都是奶奶或者我包办了,儿子几乎没有自己收纳过东西,经常也会因为找不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而着急,那这样他可能到学校后对自己的物品完全没有能力保管,不仅经常会因找不到自己的物品而影响听课学习,还很有可能因此被其他孩子嘲笑或者戏弄。这个方面也是我的弱项,我经常会丢东西,这些也全被儿子看在眼里,我应自我反省,慢慢改正。
如何帮助孩子喜欢老师?
日本脑科学家林成之说:“排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喜欢老师呢?郭老师给出的办法我非常认同:第一,告诉孩子你的老师好喜欢你;第二,告诉孩子你的老师真棒;第三,积极解释老师的行为。
有的孩子明明对学校和老师没有敌意的,但是孩子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老师和学校的“不合格”,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会把家长的情绪投射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种情况,我们时有碰到。
所以郭老师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孩子的妈妈是怎么帮助孩子扭转对老师的印象并且慢慢喜欢老师的。这个孩子的妈妈常常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这个老师很优秀,这个老师最喜欢你了,这个老师和妈妈是好朋友。同时,妈妈还会采取行动,她会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亲密地聊天,兴高采烈地讨论问题……
如何跟老师沟通?
这一章节中,郭老师举出了家长跟老师沟通的雷区,很多家长一来就跟老师说:想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我们老师都认为这像公事公办的汇报工作,老师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说起。
但是正如郭老师说的,我们老师希望听到家长对孩子的介绍,尤其是刚刚开学一两周,家长就来问孩子情况,老师根本对孩子了解得不深入,无从说起,家长更应该多向老师反馈孩子的情况,反馈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的现在及过去的客观描述。
另外老师会很期待听到家长的教育理念,除了郭老师提到的这种教育理念,我也常常会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和目标,比如我会直接问家长,你们期望孩子能上个什么样的高中?这样双方会更了解需求。
孩子写作业家长到底要不要陪?
要!郭老师认为:孩子升入一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孩子会遇到很多人生阶段的新问题,“你从来没有花时间来认真教导孩子如何对待每天的学习和作业,他也就很难拥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哪怕已经到了六年级。”所以郭老师的具体建议是:要认真地陪、仔细地陪、全学科地陪,陪出好习惯,陪出好情绪,陪出好感觉。之后,逐渐放手,就像帮助孩子学走路一样,扶的终极目的是彻底放手,陪写作业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为了明天的自主自觉,独立完成所有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