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之回温州老家
过年,跟着家人回温州——南田,追根溯源。
从江西驱车经过福建,一路的地形从丘陵到高山,这就到浙江省内。高速路上,建在山顶的寺庙,每走一段路就可以看到。我以为是浙江人对佛的信仰。
大约晚上,随着左弯右拐越进越深,我们到达一个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这里的空气说不出来的好。
1.之温州精神
追根溯源之回温州老家休息一晚,下午,我们跟着常驻亲人上山祭祖。翻山越岭,路越走越小,越来越险,小路被植被遮挡。
追根溯源之回温州老家舅公说,爷爷奶奶到江西就是走这种山路。爷爷17岁离家,一路去江西。没钱就在一个地方做小工,有钱了就出发。要想想看,光走山路吃的苦就已经够多了。一起同行的有二十八人,最后全部散落在江西各地。浙江山多田少,吃不饱穿不暖,不得不外出发展。那时候的江西很富裕,粮多田多,要啥有啥。浙江一带,羡慕江西,争着跑着去江西,因为那儿农业很好,人人富足。
爷爷奶奶他们做过很多活儿,米粉,松油……许多江西人不愿做的脏活累活,他们都抢着做,只想日子过得好一些。 爸爸说,江西人多安逸,今朝有酒今朝醉,小富则安。所以才会有现在这样的贫富差距。曾经浙江人羡慕江西富裕,现在浙江富裕程度甩江西老后。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温州是种精神,有句话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的村庄出去是偷渡,回来就是华侨。温州人的足迹遍及全世界。“穷则思变”,过去温州的穷你是想象不到。
四面环山,山多,田少,从村庄到县城要爬上几天几夜的山路。这种情况下,吃再多的苦也要出去,不出去是不行的。就连现在温州很多村镇,年轻人除了过年都不在家。兄弟姐妹互帮互助,连成一个防火墙。当自己发达了,就会想着拉山沟里的兄弟姐妹。就是会想着拉一把,帮一把,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这里除了山就是山,没出路。这不是什么信仰,更不是道义,是现实。
反观路上的很多寺庙,住在山里的温州人出去后,很多是做生意。做生意不会像农业一样,能预测到来年收成。船舵到哪里就在哪里,哪里生意好就做啥。祈求行情能好一点,多赚钱。一般情况下,温州人新移民到一个地方,没有田地,良田别人也不会给,只能做生意,想办法从别人口袋里捞钱出来。这是温州人的活法。温州人精明,确实精明,也能理解,好不容易从山沟里出来,大家都聪明,温州人不得更聪明,才能让基因流传下去?
过去的很多温州人走出去,大多靠脚一步一步地翻出大山去,这路上的艰辛不言而喻。荆棘,毒蛇野兽,饥饿寒冷等,每一样都要人命。 现在看到的温州人有钱,会做生意,都只是看到表面享福,没看到背后流血流汗的艰辛。我也慢慢能体会一些东西,物质的东西也许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创生活的能力。温州精神无疑是这样。
2.之回故里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爷爷奶奶17岁离乡,踏至江西。爷爷奶奶与亲人离别的时候拉着手,眼泪直汪汪,在场的人无不被此情此景所动容。
上次回家是十年前,汽车每行驶一段好路,爷爷感慨,现在时代好了,走哪里都有高速公路,一路畅行无阻,一点也不颠簸。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坐长途班车,每到饭点,必须要消费,不吃饭不给走,甚至司机把人丢半路上。这个记忆不是很深刻,却时常出现在梦里,说不出,又隐隐约约。整个人感觉非常不好。想想从南田镇到文成县,要坐上这样的一天一夜的车。
为了生存,这群温州人离家几十年不归。归来时却是半截黄土的人了。奶奶在母亲坟前哽咽,“妈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为了后代更好地生活,想方设法爬出去。想想我们过的好日子,无不是在因为这些人开创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好生活。
善于开创的温州人是种精神,互帮互助,聪明勤劳,吃苦耐劳,敢于开创。时代在进步,精神永不磨灭。
追根溯源之回温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