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派·浮生集(诗歌/散文/杂记)简友广场摄影

梵净山

2023-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羽飞飞

梵净山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夜晚的空气凌冽,吸一口透心清澈。低空中飘浮的云雾很低,就在树枝间隙中,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一般。

清晨远处一片迷蒙,可见之处都是白雾,这样子的天气,山下看不见山上面,山上也看不见山下,白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和朋友上次过来拍出的图片一样,心想这种天气大概率是没什么意思的,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六点半起床,七点钟吃早餐,本来预约的是七点半吃早餐,八点开始出发。朋友一早醒来看到窗外游客中心的人流,立马喊我们起床去吃早餐,七点半我们已经到达景点,在广场上绕一个大圈排队20分钟坐区间车。

一个阿姨牵着一个很小的小朋友,我问她:“这么小的小朋友能上得去吗?”她回复说只坐缆车上去看一眼,最上面就不登了。

听闻早一天山上八级大风,所有的缆车停运,许多游客在缆车前等待四小时无果不能上山,只能多滞留一天,一大早又过来排队等待。

车上没有讲解,这边的开发方把讲解员开发成视频耳机,28元一个车程,朋友们不想要,我一个人租下一台耳机听了一下讲解,视频拍的很精美,山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生动的传说故事都有讲解,就像观看了一部小电影,发现这门生意挺好做的,门票远远流长,而且长期有效。

这样一对比,发现其它五A景点只使用真人导游,而不使用这种简单又一劳永逸的方法致富,得是多么的人性化啊!

到达区间车终点,早已有很多游客,昨天在客栈里就遇到许多因为上不了山又多住一晚的客人,今天全早早赶了过来,所有的游客又一次在缆车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坐着索道穿入云层中,看到步道外的树枝全部是青苔,窗外的云层很厚,我们在云之上。梵净山有多高?云里雾里,太阳知道……

幸运的是大风的天气,早上还可以坐缆车上去,下午或许就不能坐了,因为风太大的话影响缆车摇㨪,会有危险。

从南门上山,徒步的话要六千多个台阶。坐缆车时,看到窗外一下子亮了一下,出现了光的气息,穿过迷雾看到上面居然还有太阳,而且是大太阳,好幸福,山下一片云海,美极了。

我们同缆车的队友,刚巧昨天排了四个小时的队却没上来,从早上八点半等到中午十二点。今天当我们坐在缆车上,阳光却出来了,不远处的风声很大“呜呜”的声响,听着有点恐怖,难怪大风天气缆车要停止运营,实在太过危险。

陌生的游客说,山下的风和山上的风还无法相提并论,缆车要风小一点才能循序渐进。我听着云端上风声的感觉也差不多很高级别,这么大的风,云雾层层叠叠,刚露脸的太阳一下子又被挡住了,分分钟变天,不由得感慨:贵州的天就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梵净山有二千多米海拔,上到平台,去了个洗手间就准备登山,旁边有轿夫吆喝着抬人上山收费五百元/人,看着很是辛苦,但这是他们赖以温饱的工作。

听工作人员说缆车到达后,坐缆车上山后还有二千个台阶,在没有坚持长期锻炼的情况下,这个路程对我来讲已经有点难度。

害怕山上气温偏低,我穿了五件衣服上山,才走了五分之一路程,已经热的要脱衣服了。早上我们还特意买了灰色的手套,防止雨天路滑,一路扶着扶手上山,山里的空气真是舒服,脱了羽绒服行路,整个人都轻松了。

我们气喘吁吁的行山,看到轿夫抬过的轿子,上面坐着的人优哉游哉的玩手机,朋友露出满脸的羡慕,但我们还是不敢在湿滑的山路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陌生的轿夫,虽然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早已熟练无比。

路上遇见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独自慢悠悠的攀登,而年轻人却悠闲地坐着轿子。看着不同的游客,心里不由得想起鲁迅说的话:有的人,有的人在爬坡,有的人在走路,有的人在坐轿,有的人在清扫,有的人在抬轿……人与人的差别真大。

今天我背的是双肩包,四人行里唯一腰较好的朋友一直在抱怨背包太重了,我倒不觉得,感觉爬了五分之三的路程,目前来说还是蛮轻松的,自我感觉老腰经过几年的游泳锻炼已经有所改善。

看到轿夫抬着轿子,比我们走的还快,不时的被超越。今天唯一的失策是没拿登山杖,拿登山杖登山会轻松许多。

一路走,原始树林茂密,基本长满厚厚的苔藓。风很大,时不时发出“呜呜”的咆哮,所有游客的衣服和头发被吹的狂舞,感觉人要是轻点就站不稳了。朋友发出感叹,轻于八十斤的人不能上山,很有被风吹走的风险。

风大雾大,心底却生出一股豪情: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凌乱。

到达山顶的蘑菇石,感觉像里在云里雾里,什么也看不清,几米的距离只能看到一块模糊的石头影子,我心想不用拍了,不拍了,这有什么好看的。但朋友们还是找摄影师排队合影留念。

还以为刚才出太阳了,开心坏了,转眼外面的风变得更大了。

云里雾里,悬崖缝里,我们缓缓向上攀爬,没有下雨,水滴却不间断的从岩石的植被上面滴下,可能是山上雾大潮湿,水蒸气被打在石头上形成流水,头顶落下水滴,脑袋不时被冲刷,手套被雨水打湿了,手已经僵了,上面还有一千米。

怎么爬上山的可能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先上到蘑菇顶下来,再往另一个悬崖爬。风太大,雾还是那么浓,是雾是雨让大风一刮已经相似地分不清,这里的感觉就如川西五千米海拔的折多山,𣊬间扑面而上的雾弥漫了整坐山,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仿佛就如人们形容鹅毛大雪般的那种感觉,不知道拿什么去形容这种大雾!

旁边就是万丈悬崖

路边一只成年的鸟停在树枝里冻的哆嗦,潮湿的羽毛仿佛也飞不动了,站着一动不动,好似伸手就可以抓住它;旁边远一点的另一树枝上也同样停了一只,只是“叽叽”的叫,几个游客围着拍了好一阵,可能是太过赞美吵到了它,终于飞到另一棵树枝上。

在车上看到视频里介绍,梵净山有一种独有的猴群,只是冬天像候鸟一般迁徙了,这个春天我们来早了,它们还没回来。

大雾其实也别有一番滋味,游客都这么说。能到此一游,已实属幸运,许多人来一躺,等上几天还上不了山。

一路上山,迎面下来的游客都在给我们加油鼓励,后来我们下山时,也反馈给许多上山的游客:“加油,再爬几分钟就到了。”许多已经快受不了,准备打退堂鼓的游客一听这话,立马又有了勇气和动力。

到达红顶金佛时,一位下山的保安告诉我,下午可能会出太阳,因为天空已经连着亮了几阵泛出白光。我们刚上来也亮了一下,朋友说看到阳光,我没见到。

山上没有雨,天又亮一阵,我还是没看见太阳。保安预估是有太阳,但他说完就下山了。我们在山顶背风的大石头后面等了一会儿,正准备下山时,太阳出来了,大家高声欢呼起来,我还在往东边的方向寻找,朋友说:“快看,在头顶。”原来此时已是正午时分。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梵净山,还听到一个关于两位菩萨的典故,如来菩萨和未来大渡佛弥勒菩萨争道场的故事。

我想,连佛祖这么高深的法力都要去争抢地盘,那凡人如果不去尽力争取,难道还会天上掉馅饼,机会主动送上门吗?

如果佛祖不去争取,也就没机会,这么好的道场就不属于他们,不去争取最好的,那就成了将就的人生!

发视频给老公分享,他说,一片白茫茫的,没什么风景可看。

我说,清风拂光云,看雾也看人,听风、观云、赏雾,这是不一样的风景。

朋友让我帮她拍照,头发被风吹的凌乱,人也差点站不稳。

这些照片特别难忘,今天记忆将永远都会存留心中,必须得得瑟一下。

因为挑战困难战胜了自己,也因为看到想看的风景,所以很美!

下山时我一个人坐在另一台缆车上,索道快速往山下行去,距离挺远的,山上看似晴了一点,远处翻滚着云海,一座深灰的山头矗立在云顶,刚想拍的时候,我们的缆车已经进入大雾中,只有近处的树木清晰可见,有枯叶,有青翠。

在停车场看到许多司机在拉客,去镇远要三个多小时,去凤凰古城却只要一个半小时。原来贵州梵净山比邻湖南凤凰古城。

备注:第二天攻略

早上,梵净山东大门坐缆车

门票+观光车120元+缆车往返140元

全程5个小时足够9点进门下午2点前完全可以出来

下山后去朱砂古镇3点半点到

打车90公里1个半小时滴滴246元

游玩朱砂古镇3小时,逛朱砂古镇,门票122元/人

吃了晚餐

晚上6:30-7出发镇远古城

打车127公里2个小时约400元

晚上住镇远古城大约240左右一间(我们去完云舍后,直接选择了镇远古城,而没有去朱砂古镇。)

—— 3月21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