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5
愿你的未来
----------是我想象的模样
刘冬珠
我期待的校园是五个关键词:绿色、科技、诗意、文明和幸福。
绿色是充满生机的色彩。我期待校园绿树成阴,学生和老师都能在校园里感受到明显的四季变化:春有鲜花、夏有绿荫、秋有香桂、冬有松柏。满目的绿既能缓解视觉疲劳,带来新鲜空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课上写景最为生动的素材。当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时,布置教室时就不用学生带上小盆景来装点了。甚至我在想:教室的墙壁是否可以粉刷成有图案的绿色?
科技,对学生而言,似乎遥不可及;对学校而言,是几间实验室的代名词。我期待学校有专门的科技室或实践操作体验室(不只限于科学课)。有这个想法,基于我刚刚教完的一篇课文《数星星的孩子》,当课件播放了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的课件时,难以讲解的天文知识、各种星座一目了然。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四季轮回、如果能到专门的科技教室感受,必能激发每个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课堂上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专业术语,在直观形象的科技影像中转化为有趣的知识;最近,我们组的数学老师也在困惑:克与千克 这个重量单位的感知和运用。学生没有任何的概念,如果学校有这些操作器材,让每个学生量一量、掂一掂、称一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课时可大大缩减。实践出真知,易学且难忘。就不会有让数学老师啼笑皆非的答案:我妈妈重50克、我家的床2厘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稚嫩甜美的声音在一年级教室的走廊上响起。墙面上图文并茂的古诗词吸引了他们,孩子们在欣赏、在诵读;
“乾坤有序、宇宙无疆、星辰密布,斗柄指航……”这是二年级的学生唱起了墙面上浓缩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字经》四字韵文歌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是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在课间时分,诵读起了走廊文化——墙面上的古诗词。
比起深奥难懂的国学,我更青睐于古诗词作为校园文化特色;一个年级一个主题,一个班级外墙一首古诗词。(古诗词的选择必定是经典中的经典)整个年级就有十几首,在一学年的耳濡目染中,学生必会熟读成诵;老师可要求学生对墙面上的古诗词背诵,考核过关的可发给学生“诵读达人”的证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看到一树盛开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在华 ”会脱口而出;
看到一场大雪,吟诵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看到一轮明月,油然而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慨;
……
我想:这样的校园是充满诗意的!鉴于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的创建,课程设置可安排每周2节阅读课.让学生们在师生共读的氛围中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受益终身.让“阅读”变“悦读”。
校园是文明的主阵地.而学生的言行举止正是衡量文明的一把标尺.而目前,我们校园总能看到不和谐的画面:教室\操场\办公室\走廊上,随处可见垃圾;楼梯上\过道里,追逐奔跑的孩子,冷不丁会和你来个亲密拥抱;都说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21天.而我们的路队建设已快21个月了.偶尔有几个看似很整齐的队伍,都是最后亮相前的整顿,再加班主任一番叮咛而临时展现出来的一面.如何把这一份行为常规内化成一种文明举止?我也在思考.因为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共换了三个体育老师,每次带学生做课间操,发现他们的位置是每天变化的,高的.矮的,全然没有顺序.后来我和徐芳老师只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整队.让学生记序号. 单号出列归队.双号出列归队的.就几个反复动作的训练。再做课间操\排路队,学生能迅速按自己的序号排队\出操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其实学生行为的规范,得靠老师的督促引导并强化训练,从而才能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行为.在这我有个建议:一二年级的体育老师在人员的安排上,应从所有体育老师中择优安排,必须是专业而敬业的,低段体育课就以队行\队列训练为主,老师考核学生的标准就是列队姿势.同时把路队建设纳入到体育老师的考核中去.我觉得这会是做好路队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低段养成了走路列队的好习惯,中高段的坚持必见成效。做操规范\路队整齐,都是展示一个学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针对五好活动,评选文明礼仪星,并颁发笑脸章佩戴.佩戴笑脸章的同学会觉得会是一种荣耀,用荣誉再激励行为习惯的养成,会是一种良性互动.当一张张笑脸映红了一张张小脸时,文明之花就在校园遍地绽放了!
曾经连续的几天下雨,不用带课间操的班主任发出这样一声感叹:“这些天,不用做操,真幸福!“也多次听到办公室的老师说:“如果不当班主任,就教教书,我还挺乐意的!”“为了不当班主任,我得赶快怀二胎去。”“我要找一个愿意当班主任的老师搭班去。” “同为班主任,哪样事少做了?为什么班主任津贴相差这么大?”耳边听到的这些声音,似乎是班主任的角色在悄悄减少做老师的幸福指数。学校的工作之重在班主任,只要班主任幸福了,校园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必定提高。如何让校园里的老师和班主任,心中真正充盈着幸福感?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建议:学校的各项活动尽量少而精(少:是指一个主题可坚持一两个月或整个学期)(精:是指要见成效);考核班主任时,只要每个班主任基本任务都能完成,每个学期的基本津贴(就是班级学生数*人数)就要有保证。对于优秀的班主任,学校另外奖励以兹鼓励。这是目前班主任困惑最大的地方、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若这块能解决,班主任的工作就不会人人推卸。劳有所获,简简单单的满足是一种幸福;任劳任怨的班主任们,就属于这类;
而在教学常规这一块,能否对教师分层对待?年纪大的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允许他们备简案(但这些老师得随时欢迎领导去听推门课,以检验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每学期抄写十几篇的教学反思,可以改为一学期只需交一篇原创的反思,并设定奖项鼓励。可避免教师们为应付检查而做的无用功,同时老师们又能在原创反思的过程真正得到专业成长。把“推门课”与<反思集>作为创建一小的教研特色.其实,老师们对幸福的要求并不高,生日时收到一束鲜花;大会上领导的一句表扬,来自家长的一份认可;传统节日收到的粽子或月饼;又或是试卷上一篇优美的习作;课堂上一个精彩回答;练习册上一道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一位后进生的不断进步……这些都是能让为人师的我们心中涌起一份满足,收获小小的成就。
一小的学生,脸上露出的是学有所成的自信;
一小的老师,脸上洋溢的是教书更育人的快乐;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我们会是更幸福的一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