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去知→无知
这是今晚最大的收获。
这收获是经由《道德经》第47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说开来的。
最棒的契机是学娜老师开启的。
她提出了疑惑:为什么不出于户,还能知天下,不窥于牖,还能知天道?我也跟她有相似的困惑。
她跟女儿的对话启发了她,也让在场的一众学友们有了开悟的窗口——
问:为什么足不出户却能尽知天下事?
答:可以通过手机、查电脑、看电视,更可以通过看书嘛。
是呀,这不就是学习的途径嘛?
如今,便捷又多样化的学习通道,足不出户不代表彻底躺平,只剩吃了睡睡了吃,学习这个动词,一直在路上,学习的通道也没有被切断,条条道路通学习。
最妙的是学娜还结合自己学太极的经历,归纳出“内观”这一体悟。
可不是嘛,内观就是自悟。
让我想起“觉悟”这个词:觉者觉知也,所谓“觉”就是“学着看见”,“悟”者开悟也,心中有我,是为开悟。
此时此刻,我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自我开悟”的觉悟是真的真的秒懂了个中玄妙了,这不就是学习的一个完美闭环吗?
最深切的收获是刘老师抛出的。
解读学习《道德经》一直是我们“定海神针”的刘老师更是大赞特赞学娜老师是真的开悟了。
他干脆站起来在白板上给我们画绘制了一幅图:
是了,是了,修行之路,其实就是先有自知,再有“去知”,最后达到“无知”的至高境界嘛。
人贵有自知之明。
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才有“无知者无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管以什么状态存在,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这个大自然的“材”料而已,我们学习也好,修行也罢,都在努力的去掉“材”这个字的左边一半“木”,最终磨砺成为符合主流价值所认为的人才的“才”。
如此,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达到所谓“才”的状态,必须得是有“真材实料”的“才”,而非德不配位的“才”,这时候可以说有点“自知”了——知道自己不知道。
应该跟喜欢喝酒的人喝到微醺的那个状态差不多吧。突然就想起“香菱醉酒”的桥段,那不也是香菱学诗学到最佳时刻的状态吗?
芸芸众生能达到这个状态的,已经跑赢了至少1/3的人,止步于此,是常态。
修行路上,抬头望,前边依然有乌泱泱的看不到尽头的前行者,聪明的他们,开始学会用减法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71章有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第48章还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许在告诉我们,“道”法之学,当不能一味的添加、添加,一直添加下去,不合常理嘛——第46章不是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也”。
原来如此,“去知”(我理解为“去知识化”)是求知的又一层境界。
这可不就是做减法么?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该看开、看淡、看破,不被知识本身所累,悠游于已得知识中,有所取舍,聚焦一二,深挖之后内观,不亦乐乎?
这其实是我跟进《道德经》一年以来最真切的收获。
之前的我似乎是披了一件湿哒哒的“衬衫”,踽踽独行或者叫负重前行,如今那份湿哒哒在“道”的烛照下,干了不少,“衬衫”披在身上,似乎通风透气了不少,整个人的状态也跟着清爽起来——这种状态,唯有自知、自悟,不足为外人道也。
今天晚上又听刘老师如此联类引申把自治、去知和无知三种状态连缀起来,着实令我茅塞顿开,“去知”是正确的,近期的身轻如燕、通体通泰就是明证。
接下来就要奔赴向“无知”的状态——那也许就是一种“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妙不可言吧
无知——行不言之教,做无为之为,即可达到无为则无不为的“道法自然”吧。
对!无知,无为,则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