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品湘西之美
近来读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那质朴而温情的语言,令未曾有过湘江之旅的人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鲜活而淳朴的世界,那里有如桃花源般的种种自然美,那里土生土长的以及来自不同地域形形色色的人所发生的事,他们为了生存状态而挣扎,而反抗,而改变······这些在作者的笔下,又是那么真实得不可复制,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温和之情,确是令我感动着,同时我又颇有一种窥探之切,真的想去湘西世界看看。
那里的人们都极为淳朴厚实,颇有生活气息以及人情关怀。熙熙攘攘的城市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为在城市里总会感觉缺少了一种亲和之情,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
该组散文中,可以看到湘西世界的水景和各种美景,人与人之间极为亲切和谐,令我神往之。在行船时遇到大浪大滩也难不倒他们,自幼就在水的滋养下生长,他们轻而易举地驶着船渡过了险滩和互相帮助。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们操着一口浓浓的粗话,互相戏谑调侃,有什么话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一合即拍,不合则摊开来说。也不碍事,反而使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没有什么隔阂。作者将这些话语记录在散记中,读来更有生活味道,不矫情做作,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真真切切。
同样是在日头底下执着地生活,他们对生活的那份敬畏和热爱,更是令人佩服。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想托尔斯泰的老头子,人都快八十了,等到将船驶上滩时,拿到了钱坐在水边石头上一五一十地数着,他是那么努力执着生存下去,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诠释。年轻水手们的希望只是多吃一碗饭,多吃一片肉,拢岸时得了钱就花到吊脚楼上女人的身上去,钱完事了,而船又应当下行了。我想,这是他们对生活的一份追求,一个所谓支撑的动力。至少还不会使他们那么快绝望,为了生活的情趣更加拼命卖力地干活,也是极好的了。各人流着汗,皆在那份白白的日光底下,又重新蒸干,又多了一份寄托。
吊脚楼上的妇女们和水手们之间的故事也是令人唏嘘不已。《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中,仅仅是那么一两个夜晚的温情款款,水手和妇人之间立下的约定,纯粹简单。妇人在楼上眺望着,等待和计算着那个人的归期,水手呢也不再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多挣一分钱,也就能够回去与妇人相见。两人依托和牵挂的分量,是没有什么比得上的了,实在是可歌可泣。于此,我又不得不为他们的命运而感叹,何去何从?
一个个鲜活人物,是如此真实。通过一些小细节生动凸显出饱满而又有立体感的生命,譬如那个戴水濑皮帽子和爱惜鼻子的朋友,那个已不再完全是以前那个的虎雏等等。人人都在承受着生活的重力,却为之而努力奋斗着,对生活有新的认识,从来如此。诗意化的散记,颇有不一样的韵味。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完好地译出了湘西地方的世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存的渴望,那么强烈。
散记是自然天成的,美的心灵感受,足以涤荡浑浊的一切。有人问到如何就会写小说,作者说到:“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生活的确是最好的素材,到处都充满了美,处处都有美景。善于发现美,甚好!
湘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