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情感专栏非暴力沟通

总是用批评、指责的交流方式,你知道吗?

2019-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金龟子的小天地

前不久看到一句话让我有点震惊,市面上关于育儿书籍其实都是教育父母的,而不是来教育孩子的,我们总是很自恋的很喜欢将一个小孩教育成大人,却忘记他们只是一个小孩,鉴于自己目前还没有孩子,我也不是能够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只是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也害怕自己以后会成为这样拔苗助长的父母,。

小时候的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要成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要学会孔融让梨,要为他人多想一点,要懂事一点,不要给人添麻烦”反之就是这样的“你看看这个小孩,不爱干净,乱七八糟,不爱学习,有什么用,偷奶奶的钱真是不孝,多学习一下隔壁的小孩吧!学习不如人,以后长大有什么用,爷爷到处找你,摔了一跤,你说你对得起爷爷不”等等。小时候的我们很弱小,即使内心不接受这样的批评,也会出于恐惧或者内疚迎合说话的人。慢慢的,我们也学会了这样的说话方式,学会了使用这样的语言,放眼于周围,大多都是这样的模式,遍地开花。可是却很少有人质疑这样的教育对吗?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

传统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喜欢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做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我们总是喜欢用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及评论等方式在批评人,总是太过于追究是非过错输赢,总是将过错或者矛盾导火索归咎于对方,而忽视了自己和彼此的需要,造成更多的暴乱

今天早上我第一次有意识的知晓了这种模式,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放假在家,休息个把月的太阳公公终于上班了,我心情因为天气晴朗超级好,早上我看到饭桌上有一块西瓜,准备做点早餐吃,翻开冰箱,一大个瓜,我瞬间就对老公说“上次不是跟你说过,等超哥过来一起吃吗?明明一个人吃不了,非要现在吃,昨天拉坏了肚子,今天别吃赶紧扔掉”巴拉巴拉的开始说起来了(我惜命,也不会在冬天吃西瓜),现在回想,我当时的语气就是指责对方、批评对方,而不是第一反应就是了解彼此的需求,即使最后老公为了让我不生气,各种让我,可是我最后还是生气了,气得我最后在太阳底下看起了书,才静下心来。

现在反思如果我当时第一时间注意的是双方的需求就好了,我直接说我看到你要一个人吃这么大的西瓜,而且昨天还拉坏了肚子,我会为你担心,你能不能不要吃了,扔掉(一个西瓜60几快,扔掉可惜,),不过我还想采访你一下,为什么不愿意等超哥一起来吃,其实现在想想,我忽视了他的需求就是他现在很想吃,但是当时我没想那么多,我一来是担心他的身体,二来觉得可以跟超哥一起分享,可乐而不为了。所以我将所用的问题都是归于他,就是因为他没有做好这件事情,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这是过去的思维方式,既然走着这条理性的路上,过去的思维方式就要改变了,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

总之:多问几个问题,这真的是对方的问题吗?我们在了解彼此的需求还是追究对错?学会使用爱的语言,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同时也了解对方的需求,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