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座山》读后感

2021-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阳光之宇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山与水总是自然联系在一起,关注水者,以水为喻、喻善、喻智、喻品格。丁强校长喻山: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同山的“高大、挺拔、壮丽、险峻”。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丁强校长是一位心怀天下、心中有爱、心怀教育的人,心中所想、所念、所作皆为教育,而且有永远坚强和不变的情怀,他希冀要改变教育、希冀和所有人谈教育:教育靠大家,教育关乎家庭,关乎社会,关乎国家,关乎人类。

细读此书,爱不释手,从国家情怀到课程改革,从有效教学到教室课堂,每一处都能看到丁先生的身影,一丝不苟,点点滴滴汇江河成大海,自己的高度有限,只能从有限的角度分享读此书的感受。

创设有效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创设情境是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情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地图、教具、幻灯、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所营造的特定的教学氛围。这一点我很是感同身受,记得去年带三年级科学,由于整体教室内的一体机老化、卡顿,准备好的PPT、视频、照片都没法播放,在外部环境上就无法满足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需要,只能通过语言和情感去调动学生,课堂环境创设大打折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坚持十五至二十分钟,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一点是自身的语言和情感抒发还需要提高,以及怎样在课堂中通过提出有趣的话题、设置有思维含量的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进行课堂演讲等各种教学活动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准备充分,问题充分考虑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服务的内在的心理情感驱动,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

还有丁先生提到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我们往往还停留在“一切从教材出发”,没有转到“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的基本点上来。对于这一点,自己也要深刻反省,自从科学课走课本教学以来,更多是根据教材科学性、系统性的需要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主动学习与最后内化知识的情况,自往往考虑不多,研究得不够。还需要自己认真研究、反复琢磨、不断实践、有效反思,才能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才能我们的课堂面貌真正改变。

温暖的教室,柔软的课堂

前几天鹤壁高中在微博上直接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的通报引起轩然大波,上了热搜,我想这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课堂缺少了丁先生的“温暖的教室,柔软的课堂”,前几年做夏令营,营中有一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其他家长羡慕不已,我却发现这个孩子从来不笑,和其他小朋友也不沟通,在其他小朋友的眼中,这是一个机器人,三天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笑了,也和其他小朋友聊天了,而且非常有才,会弹钢琴,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那是什么造就了他“机器人”一样的外表。和他的沟通中我发现,在他口中,他的学校是没有温度的,课堂是不柔软的,学校要求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生每天都是三点一线,从早到晚周而复始,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到底是在培养什么?

艾瑞德国际学校办学理念是“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是美丽的不同,我们正是跨越高山的攀登者,正如丁先生所言:教育是一座山,是理想的高度,是人的一种尺度。我们不要改变山,而是要以山的意志和力量改变登山人的品格和能力;我们不是要改变山,而是以山的意志和力量改变登山人的品格和能力;我们不是要改变山,而是攀登山,越过山,在山的那头有另一片天地,另一番风景。这些都叫改变,改变才有新的希望和明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