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2022-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终钓叟

决策的依据只有常识

决策,归根到底是依据什么逻辑得出行动方案。

那么首先要确定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 在每个决策与行动中,企业管理必须永远把经济绩效放在第一位,而只有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成果才能合理化其存在与权威。(这里的经济绩效是权衡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结果)

任何一个决策都有不确定性,健全的决策是排除所有不确定可能性后的做好的选择。

所以,决策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尽量排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而排除不确定性的方法更是简单:找到事实学会倾听

倾听什么?倾听关于决策目标及方案的整个过程

笔者二十多年前曾经参与过一项重大决策,恕我由于商业机密原因无法明示公司名称和具体内容,但还是可以给大家一个简单描述。

这是一个响当当的第一品牌,参会人员包括公司创始董事长、以及这个著名品牌的命名人、还有几个级别比我高很多的集团高层,我的任务原本也只是“记录员”。

在确定外包装环节,有几个大大的中文字“ABC(产品名)是中国人的XYZ(某地方舶来语)”,然而这个词在中国大陆我没听说过,即使印在上面,我认识这几个字却根本不了解这个词的含义。

董事长看到了我的疑惑,轻轻地问我“有什么问题么?”,我说这“XYZ”文字我认识,但我既没听说过也这个词,也不懂其字面意思。如果消费者不了解公司因在包装上的“品牌口号”,那么品牌口号激发新产品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功能就无法实现。毕竟人微言轻,不出预料,小人物的意见不能改变结果,毕竟这句话是“大师”定的。

大品牌大手笔,铺天盖地的广告、极具冲击力的陈列、几十万箱产品进入渠道终端-----

电话打爆了市场部,消费者电话里询问最多是“什么是XYZ?”

一个月之后,包装上那句话终于消失了。这件事不仅让我更加坚定在营销领域的信心,还让我逐渐走进大人物的视野,开始了职场快车道的行程;更让我认识到“不唯权、不唯上、只唯实”的意义。决策者有多少时间在“一线”观察、交流、现场思考决定着决策者对事实的真实感知。

选择性倾听的陷阱:人都是在沟通过程中有选择性的,你和对方讲很多东西,对方基本都是只能听到他觉得可以的有用的,或者符合他自己观点的,除非是很大反差的,其他都会屏蔽,听不到的。

维克多 雨果的话更形象: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用毛主席的话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决策依靠的逻辑是依据常识

伯林的结论是,常识是某种自发、单纯而未被理论污染的东西,经得住时间检验。

[if !supportLists]n [endif]狐狸追逐多个目标,其思维是零散、离心式的;而刺猬目标单一、固执,其思维坚守一个单向、普遍的原则,以此规范一切言行。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完美型思维,既具有刺猬的坚毅和深入,也有狐狸一样的调整。狐狸和刺猬的悲剧在于彼此都缺乏对方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如果把刺猬的方向感和狐狸对环境的敏感性结合起来,也许就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战略。

      常识:狐狸和刺猬的特点在他身上出现某种交汇,而交汇点就是“常识”。常识就像氧气一样,越往高处走会变得越来越稀薄。

显然,常识并不因为你在组织中的地位而对你有所照顾,反而是会“躲着”高管走。原因也简单,职位越高,身边的人越选择性向你陈述“事实”,职位越高越自信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屡创奇迹。

瑞波忠告:  不要为决策找事实,而是在事实中找问题,在常识中做决策。

希特勒决定入侵波兰前三天,1939年8月29日,他的左膀右臂赫尔曼·戈林仍然在寻求避免跟英国人的冲突,建议他没有必要“赌上一切”。希特勒回答说:“在我的整个生命中,我总是把所有筹码放在桌上。”入侵波兰挑起世界大战,出乎希特勒的预料,被证明是一个错误,但他没有设法改正这个错误,而是走向一个更大的错误——征服法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觉得自己已经赢得了战争,想诱使英国签订停战协议。丘吉尔不买账,希特勒又发起“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未能让英国屈服,他又走向一个最大的错误——发起闪电战,计划用三个月时间拿下苏联。他认为,只要拿下苏联,英国人就会乖乖投降,美国就没有可能参战,他之前的所有决策就都将被证明是正确的!

可惜,他没能如愿,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他的“滑铁卢”。

决策者也难免左右为难,难免举棋不定

原因除了“事实不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矛盾心理”。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头脑中能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