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读《往事·沈从文小说选》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读《往事·沈从文小说选》
文/苇眉儿
沈从文先生很会写小说,就不得不说说他语言的拿捏和运用是那么娴熟,那么信手拈来,那么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家喜欢的《边城》,在写到翠翠渐渐长大时,沈从文先生不说她长大,而是这样下笔描绘:“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喜欢听人唱歌。”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女孩子在悄无声息长大过程中所关心和所关注的事情,于是,读者的眼前,凸显一个越发立体越发清晰的长大了的翠翠姑娘。
在写翠翠和爷爷故意怄气的时候:“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堂堂七尺男儿,活脱脱写活了一个姑娘那半是恼火半是撒娇半是娇嗔半是耍赖的模样,明明大伙儿都知道翠翠想表达的意思偏偏就是:我怎么不记得?!
还有小说的框架、立意和构思,沈从文先生实在是高手。《边城》的开头:“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只这几句,便将读者带到了他笔下一个虚幻地方,但是却让读者感到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故事就此从里启航。
小说结尾,最末一段,甚是简短,但却带给读者无尽遐想和脑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至于“这个人”是回来还是不回来,要等“明天”才知道!于是,读者自动分成两派,开始进入白炽化状态,一派举个牌子“回来”,一派举个牌子“不回来”,小说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而结局却是读者自行、自发二次创作。
诸如《玫瑰与九妹》《往事》《三三》等,沈从文先生真的长到了小说故事中人物心里去了,栩栩如生毫不造作,是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细腻与粗野的对比,更是浓墨重彩和寥寥几笔的映衬和辉映……是浪漫主义,是自然之美,是野性天然,更是人性的真实流露。
有两句话刻进我的血液,烙入我的骨髓。
第一句:
“我灵魂如一面旗帜,
你好听歌声如温柔的风。”
你听,铮铮铁骨,却又柔情似水。
第二句: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做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
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
你瞧,人间凡事,红男绿女。
人活一世,慢慢吃,慢慢喝,慢慢活,我当为你唱首歌!
你,想不想听?
爱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