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你给的爱,是ta想要的那种吗?

2016-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熊仔看世界

       最近经常遇到朋友感慨自家孩子难带,坏毛病多、脾气不好什么的。熊妈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此凑成一小篇感悟给大家。

你给的爱,是ta想要的那种吗?        说到婴幼儿早期教育,蒙台梭利的大名在早教市场中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她的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很简单:爱,与自由。

蒙台梭利相信:

      当一个生命体在充分的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时,能帮助孩子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成长为出色的人。

       道理总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们都是发自真心的爱孩子,但却容易因为方式方法的问题,出现结果上的偏差——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爱ta,我家的孩子还特别难带?

       亲爱的啊,你给的爱,是孩子想要的那种吗?

       我只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

       孩子明明一头汗了,还给他添衣服,“他还小,怕冷,我这是为他好”,可是浑身汗得湿答答不是更容易着凉么?

       孩子明明吃饱了,还要强喂,“吃那么少,哪里长得好”,可是你连吃多少都不能让他自己决定,他以后还有什么自信呢?

        孩子会爬了,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却因为大人怕麻烦而屡屡禁止——“到处爬弄得浑身都脏了”,不过多洗一套衣服的事,为什么要禁锢他的好奇心呢?

       与真实需求相背的关爱,其实都爱得很费劲啊不是吗?

       穿太多反而常常生病;吃饭被屡屡被强迫以致越来越厌食;“保护”得太过被剥夺了探索的乐趣,大动作、精细动作发育迟缓……而因为孩子的真实需求没有被满足,他常常会表现得特别难以合作——不乖。

       爱孩子,应该从尊重他的真实需求做起。

       孩子的需求包括:生存需求、舒适需求、个人成长与能力发展需求、被关注与爱的需求。

熊妈这么做的(适用于1岁以内孩子):

       1.         饿了就喂,吃饱就停:

      满足孩子的生存需求,尊重ta作为独立个体的事实。

       即使是个刚出生的宝宝,他也懂的吃饱了就不需要再吃,一旦他表示不愿意再吃,就停止哺乳/撤碟撤碗;

        2.        穿少一点!!!!!

      满足孩子的舒适需求。

       虽然穿衣是最常被科普的部分,但真正做到的家长太少了。答应我,孩子出汗了就给他减衣裳行吗,长期穿得太厚,会剥夺他的身体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说得夸张些,是父母的无知剥夺了孩子的抵抗力。我知道要说服老人很难,但你不努力试试怎么知道呢?

       3.        给他创造一个丰富、安全的环境,让他自由地去探索。

       满足他的成长需求。

       在不威胁他自身及他人安全的前提下,给予他最大的帮助与自由。基本上,除了刀具、火、电、不稳的重物,熊仔小朋友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让他玩的,玩脏了就换身衣服,弄乱了就邀请他一块收拾。孩子不仅满足了好奇心,还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满满的成就感。

        4.        帮助他掌握照顾自己的技能。

       满足孩子能力发展的需求。

         在1岁以前,父母能教给他们最重要的技能是:自己吃饭。熊仔小朋友9个月就能自己抓着排骨啃了。这个小细节上的进步,来源于充分的自由探索发展来的良好的精细动作(两指抓、双手配合)、及时添加辅食并按月龄调节辅食质地带来适度的咀嚼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自主进食带来的强烈的成就感。

       5.       给予孩子不分心的陪伴。

       满足他被关注与被爱的需求。

       很多妈妈在陪孩子的时候都会发现,孩子独自玩一会之后,会频频抬头望着妈妈,似乎在等妈妈的回应。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我们的人格,由孩提时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孩子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在他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的婴儿期,需要反复地通过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自己的存在。

        因为妈妈在,所以我存在。

       陪孩子的时候手机收一收,他真的能更自信哒。

       高质量养育的前提,是充分尊重、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一厢情愿的爱,只能感动自己,却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亲子关系地建立并没有什么帮助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