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就好吗?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Ariel南瓜红薯

“孩子,没事儿,尽力就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幼年接受教育的阶段听到过这句话。家长们在对于这句话的认可上几乎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这话既能显示出其难能可贵的豁然大度,又可以在邻居面前吹嘘自己孩子的小有成就时顺便标榜自己的满不在乎。另一方面,这话又十分契合中华民族对于治学的传统态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纯粹的热爱。瞧啊,21世纪先进开放又不失传统端庄的中国父母!

笔者并不希望抨击父母对于教育的开放或者力不从心。对于很多知识水平受限的父母来说,这话几乎代表了自身对孩子希冀与爱的最好平衡了。但无论如何,笔者仍旧希望父母在说这话的同时,可以多多谨慎一些。作为已在这话里已度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笔者来说,即使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知,回过头来看还是会有一些遗憾。

为什么说遗憾呢?昨天刚刚考完一门期末考试,给爸妈打电话,微信视频。我向着窗,冬日的阳光暖暖地透过玻璃照在铺着白砖的过道里,车来车往,但喧嚣很远。我妈拿起电话,我向她说,考完了。她很开心接到我的电话,但正忙着打印一张发票,只是哦了一声。随后我们寒暄,她很漫不经心地说了句,尽力就好。我知道她的好意,也明白她的无心。作为一个为家人的生活开销忙碌又要供养上大学的女儿的老母亲,这份安慰与诚意已经相当值得称赞。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感受到了的明晰的抗拒。

考试之前,我把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背了两遍重点,刷完了题库又复习了一遍,看了四集《大江大河》,看了《亲爱的客栈》,玩了很久的手机。我尽力了吗?相比于无所谓的同学,我已经相当不错。对于一些极端认真的同学,我只是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样做了他应该做完的份内事,甚至还自己打了一些折扣。

这就是矛盾所在,每一个人对于尽力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同学之间不同,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同,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同。对于一些陈旧迂腐一心只想成为乖宝宝的孩子来说,揣摩这个标准是一个极端痛苦的过程。比如我。

我想很多时候父母说这话并不是要孩子悬梁刺股地学习,他们希望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又希望孩子免于过度的劳碌,他们有些害怕自己定下的标准是否会让孩子疲于奔命,或者使孩子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父母矛盾心理的结果是,他们摒弃了清晰的标准,转而投向一个模棱两可免于担责的表述。这话使他们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又能确保孩子的上进,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揣测父母的心意想要迎合,怕自己不够尽力既对不起父母的抚育又失掉应该取得的荣誉赞美。学累了不敢play hard因为那样是不能称为尽力的,于是只能装模作样地学下去,呆滞,拖沓,直到吃饭的铃响。

在这里,笔者建议父母可以改变一下说辞,“每天要睡够7小时啊”,“写作业不能玩手机啊”,“学了半个小时要站起来走走啊”,“周末出去和朋友玩一玩啊”,“作业要及时完成啊”。

它们不够圆滑,却能给孩子减掉不少的负担与忧虑。

当然,野心过大的父母是没有勇气说出这些话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