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论:等价交换的原则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以及产出关系来看待社会行为。
他认为,人们的交往活动类似于商品交易。
这一交换除了物质商品,还有一种感情或理智上的商品,如赞许和声望等。
交换也是金钱和时间的投资,目的是获取大于投资的商品报酬;因此,需要以公平原则作指导。
下面来看看五种常见的交换命题:
1.成功命题
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频率就越高。
为了孩子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承诺重要考试只要达到90分以上,就能够获得一份他喜爱的礼物。
在物质奖励的激励下,就能够正向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养成习惯之后,也可以逐渐将“物质奖励”转换为“精神奖励”。
2.刺激命题
相同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现有刺激与过去引发特定行为的刺激越接近,则引发同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什么事情能够触发你的情绪,使你采取行动;注意,这件事情,这个刺激源对你来说很重要。
你在众人面前讲话,非常享受,大家也很喜欢听你的分享课程;那么你就会越来越喜欢,用面授的形式传播知识。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你的价值观是帮助他人,那么在见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能立即触发行善的动机,进而采取行动。
其他人没有这种观念,可能就只是站在一旁,做个吃瓜群众。
4.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该个体价值越小。
也就是麻木了,一开始得到这个奖赏,这个刺激对你还有吸引力,动力满满。
久而久之,奖励实在太多了,只要稍微动一动,就能够轻松得到,越来越没吸引力,也就变得无所谓了。
这个奖赏将不再能够引起你的相关行动。
5.侵犯赞同命题
个体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初期所料的惩罚,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
加班加点忙乎了一年,结果没有年终奖,没有加薪。
你就感到憋屈,浑身不舒服,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以后就不再主动加班,甚至混混日子,反正结果都一样。
另外一种情况,个体行为得到预期,甚至超过预期奖赏,或者没有受到预期处罚,就会采取赞同行为。
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结果出乎意料地拿了奖品,受到了表彰;那就能激发你,在这一方面更加努力。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
每个人都期待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尽可能减少代价,使得“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如果收益与代价平衡,互动就得以维持;如果两者不平衡,互动就难以长期维持。
人终究是遵循“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享乐主义原则的。
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有这样的等价交换心态;所以要有包容心,对方斤斤计较的时候,知道这是人性,而不仅仅是这个人的问题,就会更加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