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忘忧社

儿时的年味|苦乐年华里,你在我心里是最美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163人  我是眉尾旋

原创:眉尾旋    图片来源:自拍《母亲的牡丹画》

回忆是条河

年在心中过

改革开放四十年

年年都有喜和乐

儿时的春节是希冀的,它带着孩子们的期盼和渴求,在我们的望眼欲穿中姗姗而来。

那时最想过春节,又怕过春节。因为春节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能穿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花衣,还能挣到几分、一毛的压岁钱,那种破天荒的得到和小伙伴比赛数钱的快乐真的难忘记。

我们家的春节既不喜气,也不热闹,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母亲带着大姐、二姐在年二十四打扫房间和厨房,干净的把一年的灰尘扫去。然后在年二十八时在米面罐外贴上父亲写的大红福字,让我们几个手拿浆糊把福字倒贴。预示着来年家业兴旺、五谷丰登。

春节对大人是辛苦的,家大人多,母亲是最劳累的那一个。每到过年,母亲就会提前把萝筐和竹蓝清洗,油炸很多的菜角、假海参、丸子、豆腐、干饼等物准备放置。然后和大姐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一锅锅的蒸白面圆馒头招待远客,再配备一个红色颜料瓶和一空心小竹筒,等热腾腾的白面馍出锅,母亲就左手拿瓶,右手执竹筒,一个个点在馒头上,只见一排排的红圆点像会说话的星星,带着喜气在萝筐内跳动。那冒着热气的红点馒头总吸引着我们的小手想去触摸。

记忆中的母亲是素食主义,大姐和母亲最像,也因了两人的不吃肉,每逢过年,肉在我们家最少见,一是因为母亲看到肉就心生厌烦,二是母亲看到肉也不知道怎么办。肉和过年,成了我们家孩子们的渴盼,却成为母亲心中挥不去的忧愁。

最盼望父亲回来,是过年。因为父亲回家我们才能感受过年的乐趣。有时父亲回来会带些稀罕食物,有羊肉和牛肉之类的生鲜食品。

有一年,父亲高兴的买回二斤羊肉,记得包的羊肉萝卜饺子,母亲闻到羊肉的膻味,就提前把碗、筷子、生活用品和我们分开,以免沾到荦腥吃不下饭。每次总是母亲和大姐先吃饭。分两锅做饭,他们用清水先煮素饺子,我们最后吃有肉的年夜饭。

没想到二姐不小心把放在水缸上的羊腿打翻在内,气的母亲爆跳如雷,沾有荤腥的羊腿掉到水缸内真是犯了母亲的大忌。母亲一边骂一边拿来水瓢,一瓢瓢的向外挖,当时连挑水吃的水桶都和我们分开,看到母亲如此分的清楚明白,吓的我们大气都不敢吭。

母亲气的吃不下饭,重新挑了水桶去村口打水。父亲招呼我们吃年夜饭,没有和母亲一起坐下共进晚餐,吃到嘴里的羊肉萝卜饺子一点也不香。笨手笨脚的父亲对这些厨房手艺根本不在行,味道咸淡,是否可口,让常年吃食堂饭的父亲不懂调配,多亏二姐还算细心,帮父亲把一顿年夜饭完整奉现。

那年二姐十三岁。

吃不到自已家的肉,我们几个小孩子就会私下琢磨着过年串亲戚。评论着谁家的肉好吃,谁家的肉又多又香。这成了我和三姐、弟弟的小秘密,却不敢当着父亲母亲的面说,怕二老骂我们贪嘴没出息。

最喜欢到二姑奶家串亲戚,我那亲亲的二姑奶,长得面慈心善,每次看到二姑奶白净姣好的脸,总让我想起过年母亲蒸的白面馒头,她那吹可弹破的皮肤与又细又白的馒头真有一比,没有一点瑕疵,有时望着二姑奶会让我看了又看,越发喜欢。

二姑奶距离我们家最近,也最喜欢我们家的女孩。每年到二姑奶家是最开心的一件事,不但能挣到压岁钱,还能美美地享受一番娘家人的待遇。只要看我们去,二姑奶都会热情招待,把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待客的花生、瓜子一咕脑堆到我们面前,而我们也像模像样的如贵客般坐在暗红的八仙桌前尽情享用,末了还能往袋中装些带回家吃,那滋味实在是美的可以。

因为近亲都知道母亲不吃肉,所以二姑奶是最懂我们心事的人,在众多亲戚中我们也和二姑奶最亲近。而她喜欢我们的原因不在于我们是娘家人,而在于他生了四个男孩没有女孩可亲,孙子辈中也是女孩单薄,只有一个孙女居家在外,难得回来团聚。所以对我们家“五朵金花”的喜爱就成了稀罕的象征。

而春节收压岁钱也是最让人难忘的一件事。因为都是老门老户,过年也只能从二爷(父亲的叔叔)和奶奶哪里收到钱,而他们对我们这些孙子、孙女的压岁钱也是少的可怜,不是一毛就是二毛,更多的无从给起。在困难贫穷之年,有人给一毛、二毛也会欢天喜地的到处炫耀,和邻家孩子聚在墙角处小心的从口袋中掏出纸币,比赛谁收的钱多,这一度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压岁钱,记忆最深的是七叔。他比我们大几岁,虽称为叔,但小时都是他带我们玩。那年和他一起去白村串亲戚,这一家是几代的老亲戚,每年都串。

记得去前七叔就叨叨:她家最穷,可别没吃的。还真让他说对了,他们家穷的过年没有肉,只有粉条、白菜。这对娇惯的七叔来说当然不能罢休,他饭也不吃,躺在地下要压岁钱,慌的主人赶紧回屋翻箱倒柜才摸出8分硬币塞到七叔手中,而我们也只能站他身边眼睁睁的看着他拿着钱破啼而笑。在我幼小的心里,还有这种方法挣压岁钱,我们女孩可真做不到,只好望钱兴叹的份儿。可见,压岁钱也不是谁都能挣到的!

记忆中的春节虽然不能在自己家吃到肉,但走亲访友间也收获很多乐趣。虽然贫穷和困苦没能让我们收到更多的压岁钱,但搞教育的父亲,总能给我们带来学习朗读对联的机会。每到亲戚家,他都会让我们姐妹几个站到人家门前,先念对联然后再进屋寒喧问安。和父亲在一起不但能学到许多文化,还能在路上见识到不同的人和他交谈打招呼,那尊敬的表情,笑呵呵的面容,让我们也倍受关照,总能从他们提着的挎包内,掏出走亲戚时对方回礼的肉夹馍或花生之类的食物共我们享用。

于是每年和父亲外出就成了我们几个争先恐后的争夺战。但最后父亲总会带上大哥和小弟或我们女孩中挑一个随行,这在我们几个女孩心中也会形成一种阴影,搞教育的父亲也会重男轻女?不能不为我们幼小的心灵增添一些愤愤之心,现在想来其实父亲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孩子太多不能带这么多人出动而已。

吃不上肉还在其次,每年的春节穿新衣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新衣裳”成为我们家最大的消费之一,家有五个女孩二个男孩,母亲的操劳可想而知。但母亲天生聪慧且心灵手巧,总能从她的穿针引线中,让我们姐妹穿的花枝招展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在村里都会成为众人交谈的对象,这个上来看看哪个近前摸摸,一双极平常的新鞋,让母亲点缀一朵花或蝴蝶都会想飞的感觉,脚下也轻松了许多。穿上母亲织的粗布衣,哪动感的线条和提花图案也能让我们增色不少,邻居羡慕的眼神足可以平息我们吃不到肉的情绪,心就会平衡般有种喜悦的滋味在蔓延。没有肉吃照样能得到他们的赞扬,也是另一种既暖又热的年味啊!

85年,我们居家迁洛,生活的改善,物质的丰富,也让我们家的年味像模像样。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在亲戚帮助下,家中新添了黑白电视机,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过年的乐趣,不再为过年发愁有无肉吃,早被电视节目转移了注意力。那一年三十晚上,我们姐妹第一次收到父母发的一元压岁钱,感觉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奔小康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87年大姐结婚,第一年回娘家,没想到我那可敬的大姐夫每人给我们发三元压岁钱,惊喜之余,更感大姐夫不但人好且善解人意。要知道,当初工资特别低,新婚时他们连台电视机都买不起,却能大方的给弟妹发压岁钱,让我们几个还在上学的弟妹心里,越发敬重和感激。

这之后的几年,每年过节回老家看望,压岁钱也随之提高,从一元、二元到五元,都能看到二爷乐呵呵的笑容,他很大气的从袋中掏出递到我们手中。后来才知道,父母每年都会换零钱给二爷,让他老人家给拜年的亲戚发钱,以示贺喜。从父母身上,我看到敬老、尊老、爱老是另一种礼仪。

89年,大姐新添女儿,工资也有小浮调整,大年初二回来,大姐夫又很开心的给我们正上学的姐妹四人发了十元压岁钱。这是我18年来第一次收这么多的压岁钱。

91年,我和弟弟同时工作,家庭负担一下子减轻,父母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而这时,二十多年不吃肉的大姐竟然在大姐夫的熏陶下,开始对吃肉感兴趣。这对母亲的触动很大,在我们的一再鼓励下,母亲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吃带肉的包子起步,肉类逐渐成了我们向母亲发起的邀请函。

只要过年回家,总要带些肉类熟食,摆在母亲面前时,她老人家不再排斥,脸上有了笑容,眼中有了神采,嘴里也能说出让我们多吃大吃的话来。这与儿时我心中的母亲形象大相径庭,像换了个人似的。

过年,母亲会主动去采购种类繁多的肉食,如果我们回家少,母亲会一一打电话催:这么多的肉不回来吃,放坏了咋办!从母亲的语气中,母亲是开心的,满足的,再也听不到母亲的暴躁、呵斥之声。

再以后的过年,随着我们一个个成家生子,家里的人口也不断发展壮大,过年聚在一起吃饭有些拥挤,开始把初二回娘家的午宴预订在饭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工资的上涨,我们全家真的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奔小康的愿望。

而这时的压岁钱,变成了下一代的期盼。如今一毛、二毛遍寻不见,发到孩子手中的是一张张红红的大团结和毛爷爷那亲切的笑脸。2014年,从教育战线退休的父亲,和母亲商量后,把二老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做为教育下一代的家庭教育金。规定亲戚中,外亲谁家孩子上大学,从教育金中赞助1000元;内亲本科5000元、大专3000元,接到录取通知书,二老均可兑现。

父母一生重视教育,对下一代要求甚严,困难年代,我们没有条件上大学,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二老的高瞻远瞩尤其让我们子女敬佩。

第一个兑现的是二姑奶的孙子,当年考取师范院校,父母爽快的拿出1000元递于其手,那个仪式感,在场的亲朋好友历历在目,并录像做为纪念。

第二年兑现教育金是二叔的女儿考取本科,父母毫不犹豫为其上学助力。每到过年,家里的亲朋好友都会来洛聚在一起,说起自己的新变化,很鼓舞人气,让新年也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

再以后,家里的下一代,如雨后春笋般都在求学之路拼搏、努力。父母看到孙子、外孙个个考出好成绩,二话不说,欣喜的拿出积蓄,并在每年初二的家庭聚会上,让孩子们发表个人演讲汇报成绩。

三姐的儿子主持整场家庭聚会,搞艺术的两个侄子和外孙女等人都会拉二胡助兴,让我们家的过年不再乏味。大家谈理想,聊学习,畅所欲言,母亲和父亲还能即兴来段豫剧,你拉我唱热闹不断。在父母的带动下,家庭气氛热烈,年味也由淡到浓,我们收获的不止是亲情,还有对一直奋战在教育战线的父母由衷的敬重。

轻轻的年来了

新年的脚步近了

2019,浓浓的亲情在召唤

我们拥抱新的一年

畅所欲言时

让新惊喜向各位呈现!

儿时的年味|苦乐年华里,你在我心里是最美 儿时的年味|苦乐年华里,你在我心里是最美 儿时的年味|苦乐年华里,你在我心里是最美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