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评简书电影院109号四库全书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暴君非只愚昧而红颜亦非祸水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火神纪

《朝歌风云》:暴君非只愚昧而红颜亦非祸水

文:火神纪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大宝藏,从各种传统文化的IP去挖掘,还是大有可为的。像《西游记》这种既魔幻又有英雄主义的IP近年几乎都被玩到烂了,甚至连周边都也已经各种挖掘一遍了,所以这部《朝歌风云》其实是挺让人喜闻乐见的,同样是魔幻英雄主义,甚至还带着一点商周更迭的历史,完全可以把《封神榜》看成是《西游》加《三国》的合体,有时候挺奇怪的,为什么《三国》也玩烂了,《西游》也玩腻了,却无人染指《封神》呢。

  小时候看《封神榜》,应该是1990年的那部连续剧,像我印象中的姜子牙的形象,绝对是蓝天野老师那个白胡子白头发的板正模样。我记得那时候看《封神》的热情,完全不比《西游》弱,在我们80后一代,妥妥的童年回忆大IP。所以后来《西游》大行其道,反观《封神》似乎成了一个冷灶,着实颇有些不解。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才让我注意到,这个IP终究有部拿得出来的作品了,但是哪吒也仅仅只是《封神》里的一个支线故事吧,也被多次演绎,真正的《封神》正本,印象中似乎还是1990年的那一部剧,2001年的香港也拍过一部,不过我似乎只是勿勿看了一遍,印象并不深刻。

  这部,终究可以把我记忆里的《封神榜》的印象,再次刷新一遍了。

  现在回忆早年的《封神榜》剧,就印象而言,里面的人物其实好像挺刻板的,这种所谓的刻板,其实是因为这种传统老IP里的所有人物与故事我们都太耳熟能详,所以如果创作团队没有魄力大刀阔斧,往往就会照本宣科,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则会觉得人物刻板无甚新意。但是这并非剧集的问题,而是《封神榜》文本太深入人心带来的。

  打造一个新的IP的好处是,创作者可以天马行空,可以任意发挥;而去挖掘一个老的并且已经被广泛流传许多年的经典IP往往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是要尊重传统忠于原来的故事底本呢,还是在这个底本的基础上做深化与演化的创造呢。所以,早年的剧作,可以看作是相对比较忠于原著的影视化尝试,之后的《魔童》更像是取一瓢饮而知其味。

  现代的观众,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更开放些了,所以对于如果是完全照文本创作,可能反而不那么讨喜。就最近看的这部《朝歌风云》,我其实挺喜欢的。

  《封神榜》给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商纣王无道昏庸,宠红颜祸水苏妲己而且变本加厉施以暴政祸国殃民……记得以前读书,也曾听过类似的言论,说帝王无道多因红颜祸水,其底色的苍凉,是它将帝王的过错完全地归咎于其身边的红颜,所以红颜必为祸水,带崩整个朝代的事情屡见于史——夏桀宠妹喜,商纣王爱妲己,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夏商周三朝亡国,皆是因为红颜祸国,帝王虽无道,但若无身边女子助纣为虐,可能帝国还能有救,但是当昏君遇上祸水,则新旧交替。

  我们反观一下正史里的商纣王,史书上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且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在位期间重农桑,发展生产力,任用贤能,解决王族内部矛盾,稳固王权,对蛮夷用兵,扩大商朝版图,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把疆域扩张至渤海和东海……这样的一位帝王,似乎与我们原有印象中的暴君代言人商纣王相去甚远。

  然我们其实也都知道,历史本来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我们翻开史书去考究,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只列举了帝辛的四条罪状——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也就是说,周武王伐纣,其理由就是这么四条,然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当两国开战,为出师有名纵然周武圣明也必拿着超级放大镜去寻找纣王大罪,但是找来找出却只找出了这么四条,想来纣王罪过实大也。

  近代史学家也曾综合考证,发现纣的70多条罪状都是周朝以后逐渐增加,剧情也逐渐强烈,战国时期增加了20项、西汉增加21项、东晋增加13项……也就是说,纣王这个史上第一暴君的历史形象,是历朝历代共同演绎并且逐渐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回归到历史最初的那些记录里,商纣王,真的可能如同1990年那部剧里的模样吗?

  这一部电影里,费翔饰演的商纣王殷寿横刀跃马的形象,如同天神。是的,我其实更认同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英武高大长相俊美有勇有谋的殷寿;而换一个角度来想,这样的一个殷寿,又怎可能如同刻板印象里那样被苏妲己那样玩弄于股掌呢专事昏庸残暴呢。

  我会更喜欢这部电影里娜然塑造的苏妲己,以及苏妲己与殷寿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会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或者说更接近我们想象中那种帝后之间的真实,商纣王不仅不蠢不笨甚至很有雄心伟志,并且十分奸滑,而苏妲己不仅不可能把商纣王玩弄于股掌,而仅仅只是推波助澜——推与助,说明背后的更大的动能,其实不是她,而是他。苏妲己于商纣王,如电影里她自己所说的——我和别人不一样,你要的是成为天下的王,我能帮你……他要的,我帮他实现,在给予他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使命。

  我从来都不相信,一个曾经大展过宏图大业的帝国王者,会如以往所有的资料里所显示的那样,昏庸至愚昧,残暴仅仅只为了残暴,所以我会更倾向于相信这样的一个故事——那个曾经开疆拓土如天神一般存在过的殷寿还是那个殷寿,他会在宗庙里问一声祖宗何在,问一声他们可曾答应吗,然后挥着长剑指向自己的儿子说,明日斩首……而这样的一个帝王,他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人去玩弄他,他会把一切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上,苏妲己能做的,便是去推与助,而无法去主导。

  这里不是给他们正名,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事情似乎这样更合理些。所以这一点上我是稍有些反历史的,我觉得商纣王应该是残暴且无道的,但是他不该只有昏庸与愚昧,甚至他的残暴无道其实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仅仅只是历代的腐儒为了给他们的帝王留些颜面而硬加给了那些红颜,试问一个帝王若要为所欲为,生在深宫只能以取悦帝王为生的妃嫔们,又岂能去劝阻,唯有受之而已,又能有几个女子,能如袁泉所饰演的姜王后那样,舍身而死谏呢。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真地完整地读完一本看起来那么晦涩枯燥的书了,有时候常常会想起《Friends》里的Joey那句直对灵魂的拷问,有电影你为何不早说,为何还让我去看书呢。或许不是因为我们太浮躁,而仅仅只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快到我们其实没有办法停下来,慢下来,渐渐地,慢下来成了一种奢侈。

  历史观,我渐渐更崇尚这种更人性化的解读,虽然说,我们都知道历史书上写的那些可能都不太可信,我们也都懂得那些为史者的种种曲笔或者不书,如何从文本上读到文本之外的东西,可能才是现在读史之学者更追求的吧。

  我们有时候很崇尚古人的智慧,所以其实在我们心底,我们是相信古人是有智慧的,可能古人的科学水平不如今人高,但是很多时候读史,我们会感觉他们的智慧确实不比今人低。因此我有一个推论是,古时候的帝王将相,也许真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聪慧许多。

  比如刘备的儿子刘禅,世称刘阿斗,俗话也总说——扶不起的刘阿斗。可是纵观刘禅半生,刘备枭雄,事枭雄父,而父死之后诸侯强干,刘禅若也枭雄强干亦可为之,然刘禅却乐于让权,独享乐;后亡国,君问他是否思蜀,他道此间乐不思蜀。世人多嘲刘阿斗,但是若往深一层想,他亦曾为帝王,此间虽乐终为臣,不思蜀地却是王——你信或不信他不思蜀,他只贪此间乐?如若想到这一层,刘阿斗可能真如其名,得一禅。

  题外了,回到这部电影来,我想说的是,至少这里面的商纣王,是符合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商纣王的——历史上的商纣王也确是残暴无道,但是正如他的儿子殷郊最后醒悟时所言的那般——我以为你是为狐妖魅惑,所以一直对你心存幻想,以为你会重新变回那个我尊重、敬仰、敬爱的父亲,这一切都是你做的……

  这不仅仅只是殷郊的感叹,可能世人也当有此感悟,当然,世人不会对他存有幻想,但是最值得思辩的一个点是——纣王无道,或许并非苏妲己狐媚,而是纣王自己所作所为,勿再将亡国灭宗之罪,推给无辜红颜了。

  电影最后周武叛出朝歌,纣王被推下城墙摔死在鼓中,苏妲己那一脸的惘然与悲痛,岂是文本中那被女娲派来灭掉暴商的九尾狐应该有的情感与表情。整部电影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苏妲己虽然说是苏护之女亦有为父复仇之想,但是亦是商纣王血释放出来的狐族,所以她对纣王有感情,帮助纣王完成纣王想要的一切——她更像是依偎在纣王庇佑之下的一只小兽,忠犬——这种关系如果放回到历史书上去,可能没办法这么写,但是在我看来,这可能才是苏妲己与商纣王之间真正的关系——王是主,而后是属,从属关系不可混淆。

  电影里对于苏妲己的塑造多处有动物化的倾向,这一点似乎颇有点值得玩味——比如她第一次从殷寿的军帐爬出来,那种小心翼翼的警惕又带着探索的好奇,那些做小伏低的小动作以及嗅到血腥味后又无力抵抗地前行,像足了你家那个汪星人初到你家时的那个乖巧的模样不是吗?所有的影视剧都会将狐妖尽可能地拟人化,反倒是这种让演员去拟动物化更叫人惊艳。

  我更认可这部电影的历史观,历史上的商纣王应该更像是这个电影里的殷寿,苏妲己也应该更像这部电影里的苏妲己,当然要刨去关于狐妖的那一部分。不过《封神榜》本就是一个神魔小说,它拍的又是《封神》而非严肃的历史纪实,所以处理成这样,并非它之诟病。

  看完第一部,其实我还挺期待它的第二部。当然,如果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后面两部的故事我们其实都知道——周武起兵讨伐商纣,然后一统天下还百姓清明……但是我们还是会期待,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很高兴,费翔演了这部电影。真的,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费翔,也看到了一个也许我想看到的商纣王。

2023-09-28 13:53:13;农历八月十四,中秋前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