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简友广场读书

花钱讲究智慧,存钱属于刚需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707/8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最近刚看完一本书《学会花钱》,有那么几点感触和你分享。

01)本书的基本信息。

作者野口真人是日本金融和证券方面的专家,一直从事金融类工作。

在书中,他基于金融学、行为经济学、概率论的理论,系统地总结了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现金流量和现值、时间对价值的影响、概率在决策中的作用、风险和回报的选择等知识,指导读者如何使用金钱,如何进行投资,以及应对不确定性等。

书中的语言较为通俗,不像有些金融类的书那样难读,而且有些案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比较接地气。

不过中间部分,讲概率的错觉、判断的习惯、风险和回报部分,公式有点多,有点不易理解。

02)金钱是一种工具,而人们往往被其摆布。

金钱的出现,绝对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

不过对于金钱的认识和使用,相比漫长的进化,人们还需要继续总结经验,提升认识和改进方法。

重要的是,认识到金钱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去交换而已。

我们使用金钱,为的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而非为了金钱的增加。

当然了,如何使用金钱,也就是如何花钱,是有门道的。

03)花钱的流向,基本分为三种类型:消费、投资和投机。

消费,包括日常吃穿用度;投资,涉及学习、培训、炒股票、买基金等;投机,比如买彩票,纯粹撞大运。

很多人在消费中花费较多,而在投资中花费较少;有的人总是消费、投机,却没有投资意识;有的人能有效控制消费,坚持投资,避免投机。

消费是必须的,维持生活及工作的运转,都需要消费,重要的是,量入为出把握好一个度,别让消费的占比太高。

投资有风险,普通人把钱花在投资自己上更为划算。知识、技能是长在身上的,不惧风险。

书中提到,人是能够创造现金流量的重要资产,所以对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

就像投资大咖、高瓴资本张磊在《价值》一书中说的:

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钱、房子或其他物质财产,无法烧掉的才重要,总结起来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他称之为「三把火」,并用来指导自己走向成功。

投资的时候,不能光关注物质财富,还要围绕「三把火」去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4)为什么30-40岁的人容易焦虑?

书中的一个观点可以解释。

三十多岁的时候可能是效用的峰值。这个时候,挣钱能力强,也能挣得多,而后随着年纪增长,挣钱能力及挣到的钱都会下降,直到退休,离开职场。

所以,在最能挣钱的年纪多挣钱,是很多人的想法,所以也就容易焦虑、着急。

可是挣钱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行业、平台、岗位、能力、模式等多个方面,又急不来,可以不断试错、优化,却无法一朝一夕显著提升。

05)花钱讲究智慧,存钱属于刚需。

花钱的方法可以学习,而存钱的动作不能略过,因为这是底线。

就像《金钱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的,存钱不需要理由,任何时候都要存钱。

挣钱多,就多存,挣钱少,就少存。

因为金钱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时间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钱越多,越能换取个人时间的自由,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什么方式和什么人共事。

所以,无论挣钱多少,相比花钱,存钱是首要的。

尤其当下的大环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作为普通人,更应该坚持存钱,坚持多存钱,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应对不期而遇的风险。

现在这形势,花钱更讲究智慧,考验一个人花得值不值,能不能把花出去的钱变成财富,而存钱则是刚需,兜底的事,不能大意。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