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渐渐远去的北京胡同文化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生在四合院,长在高楼大厦,曾经作为北京重要象征的“胡同儿”,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消失不见了。还记得小的时候,那纠缠的爬山虎,肆无忌惮地攀附在我家斑驳的老墙上;院门口那京韵京腔的聊天声,咿咿呀呀的二胡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小的时候听起来似懂非懂,现在在印象中却已气若游丝;门口的石墩上,小时候最爱坐在那里,和同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在胡同口欢蹦乱跳地追逐着吹糖人的老爷爷……现在已经变成记忆中的黑白剪影。
如今的北京城已经今非昔比,古老的建筑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楼和高速公路,开着车穿梭在胡同中,看着那斑驳的红墙绿瓦依旧想起老北京那时的旧貌,用两个字足以形容,那就是“经典”。
关于“兔儿爷”的传说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兔儿爷”,那是老北京民间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供奉的神灵。传说在很久以前,京城爆发了一场灾难般的瘟疫,郎中对此都束手无策,这时正值农历的八月十五,广寒宫的嫦娥仙子大发慈悲,派手下的药师玉兔下凡到人间去给百姓治病。玉兔身披战衣盔甲,骑着神鹿、老虎,化作郎中模样,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为天下百姓治病,但是有一次忙中出错,在治病的过程中,玉兔的耳朵露了出来,百姓这才明白这个神奇的郎中就是月亮上的广寒宫玉兔。后来,人们为了感激他,尊称为“兔儿爷”,供奉他为消灾祛病之神,民间的艺人还做出泥塑“兔儿爷”来纪念他,并且每逢中秋京城的百姓家里都要供奉“兔儿爷”。
什刹海
位于北海北面的什刹海是北京内城老北京特色建筑保留最好的地方,也是外国人公认“最北京”的地方。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传统的北京味道,店铺繁多,各式各样的酒吧林立在街道两旁,许多外国游人在胡同中穿梭,不过这里风景优美是不容忽视的,开车行驶在银锭桥边,与胡同中的三轮车一起漫步河边,看着那熙来攘往的游人和在此纳凉游泳的北京爷们儿,听着那坐在路边老者吹着的横笛,。小歇片刻后,到旁边的烟袋斜街逛一逛也是不错的选择,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边地安门外大街入口像烟袋嘴儿,西边入口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就像个烟袋。巧的是,烟袋斜街长得像烟袋,在清末年间也是有很多出售烟袋的店铺。如今在烟袋斜街这条古老曲折的巷子中,开设很多以外国游客为主要目标客户的民族工艺商店、特色商店以及各种酒吧,成为了北京有一个融合了古老与西方特色的地方。
Tips什刹海的由来
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称大都,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也随之传入,从那时起,北京的湖开始称为“海子”,后来简称为“海”。这就是北京的湖称为“海”的由来。什刹海地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早在13世纪蒙古灭金,被称作金中都的金代北京城(在现在北京城区的西南一带)的宫殿毁于大火,出于水源的考虑,元世祖忽必烈决定放弃旧的金中都城址,而在旧城东北郊白莲潭周围,也就是现今的什刹海一带另建一座新的大都城。白莲潭这片水域被安排在了新大都城的心脏位置:在金代大宁宫的基础上,元朝将白莲潭南部水域截入皇城之内,改称太液池,即现在的北海和中南海,并在两岸筑起宫殿和园林,作为王朝中心──宫城,由于积水潭、后海、前海以及德胜门外原有的一片水域都被称为海子,这片海子也就成为了元代皇家园林的神圣水脉,也就是说元朝的确是以这片海子为中心而建造的大都城。从这个意义上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什刹海在元朝是商船停泊的湖,因附近饭馆林立,成为商家歇脚的地方,明朝附近兴建一座什刹寺,从此这里就改名为什刹海。
南锣鼓巷
北京的胡同游中,以南锣鼓巷的胡同游最为热门,虽然已经没有了老北京的旧貌,但它是一块结合了历史以及时尚的地区。南锣鼓巷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而这里是北京唯一完整保存元代胡同格局的地方。它始建于元朝,东西各有相对称的胡同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就像一条蜈蚣,所以又被称为“蜈蚣街”。这里和什刹海一样,大大小小的商铺琳琅满目,要特别说下这里的一家奶酪店——文宇奶酪店。这是南锣鼓巷里一家隐蔽的小店,店里的原味奶酪是出了名的,乳白润滑,吃下一口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就算不喜欢喝牛奶的人吃起来也会停不了口。炎热的夏天,吃上一碗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原味奶酪,冰凉爽滑,绝对是人间一大享受。
Tips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老北京“凉食儿”——酸梅汤
每逢夏季,酸梅汤是老北京的特色“凉食儿”之一。老一辈人还能记得,胡同口的大槐树地下就有一家专门卖酸梅汤的店铺,掌柜的剃着大光头,忽扇着大蒲扇,身上穿着大背心,肩上搭着手巾板儿,手里拿着两个铜碗儿,手指挑动上下撞击,发出“铮铮”的响声。案子上摆着几排扣着的兰边儿小碗儿,一个大的五彩大瓷盘里堆着果子干儿。有的在旁边放着一个大木桶,里面盛上凉开水,泡开的乌梅、桂花汁、白糖,这就是老北京人夏天爱喝的酸梅汤了。聊起酸梅汤就不得不提到琉璃厂的信远斋。当时的酸梅汤主要旧京大果局制售,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信远斋。信远斋的酸梅汤一般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坛内,瓷坛周围有天然冰镇着,瓷坛和天然冰装在木箱之中,木箱内钉一层白铁皮,外涂有大漆。在晚清和民国初年,凡到琉璃厂的文人墨客,都曾品尝过信远斋的酸梅汤。除了这些店铺制售的酸梅汤外,一些摊贩和家庭也制作酸梅汤。小贩贩卖酸梅汤时,往往手持两个铜冰盏,相互叩击,作为标记。因此,《燕都小食品杂咏》有咏酸梅汤的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卖酸梅汤的小贩,手持两枚冰盏,敲出响声,走街串巷。人们听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准知道卖酸梅汤的来了。现在仿佛还能清晰地听到那爽朗的吆喝声:“哎……玉泉山儿的水唻,东直门的冰,喝道嘴里凉了嗖嗖……”
豆汁儿
说起豆汁儿,有些人估计要呲牙了,很多人不习惯它那特有的味道,对它望而却步。就像郭德纲相声中区分北京人和外地人的方法就是把人按倒在地,往嘴里灌一碗豆汁儿,外地人起身破口大骂,北京人站起来大喊:“有焦圈吗”。看似是个笑话,但说明了北京人对它爱不释手的情结。他特有的酸臭味道是绿豆磨浆发酵后产生的,它不是夏季专属的凉食儿,也算是夏季最佳的祛暑饮品。豆汁儿的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不无道理,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人们说,豆汁儿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喝着豆汁、吃着焦圈,想起小时候在街豆汁店买生豆汁儿回家煮开后,全家人围坐在桌旁的情景,禁不住又叫了一碗喝,而坐在对面的摄影师掐着鼻子也只是喝了半碗。
Tips豆汁儿
喝豆汁有名的店有很多,在各个小吃店中均有出售,除了护国寺小吃店,还有天坛北门的马路旁有一家名叫“老磁器口豆汁店”的小吃铺,这里不但有豆汁出售,还有一些常见的北京小吃,可以逛完天坛后再进去享用。
北京这座城市实在太特别了,即使是同其他国家的历史古都相比,北京还是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记得在夏天里,躺椅、蒲扇、一壶冒着缕缕香气的茉莉花茶,仿佛成了记忆里最能代表胡同文化的一幅画面,让人入则醉,出乃醺。而如今这样的镜头只能从老照片里找了,无数的商家跻身于小小的胡同,已经没有了老式的传统,而多了更为凌厉的商业气息。如今的胡同文化,不再是上个年代的延续,却成为了下个时代的引以为傲的历史。我们只能回忆这往日的胡同文化,继续着现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