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

2018-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鬼魅墨玉

[共读&笔记]那个心底想喊又不敢喊的称呼

摘要:共读《追风筝的人》4-6章

今天我们来继续阅读追风筝的人的4-6章,上三章讲道因为我偷听到父亲对阿米尔的赞赏而与其心怀间隙,继续往后的这三章讲述了更多哈桑与我的日常,他是我整个童年关系最为密切的玩伴,但同时也因为种族和阶级的差距使我在心底并不认可他是我的朋友。这三章十分详细的对比了我和哈桑的生活状态,我每天的生活是:起床,吃早饭,上学,下课回来找哈桑玩,休息。而哈桑是:为我准备早饭,在我吃早饭的时候替我烫衣服,收拾房间,整理花园,采购家里的食品,在我回来后陪我玩儿一会儿,然后在我休息之前替我收拾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再回到他简陋的卧室休息。

因为之前的心怀间隙,我有的时候就会故意的戏耍哈桑,说他不知道的词来嘲笑他什么都不会。但是在这么做了之后,心底的善良又不能放过自己。于是我就用把我的旧玩具送给他的方式来补偿他。不过对所有的这一切,不管是伤害还是补偿,哈桑一直是微笑着照单全收。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我们被阿塞夫(一个信奉希特勒种族清洗论调的反社会男孩)堵在路上质问我为什么把与哈桑是朋友的时候,才会有那一句差一点脱口而出的,他不是我的朋友。我开始越来越嫉妒哈桑可以得到父亲的关注,包括每年都有的生日礼物,我也希望父亲只送给我一个人。

哈桑虽然是文盲,但是在他却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因此在淳朴的哈桑对我的作品的情节破绽表示质疑的时候,我的内心里升起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怨恨。在我与哈桑的关系产生微妙变化的同时,阿富汗的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小事,都在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生活轨迹,这一点一滴的量变,终会在未来的一天,以一件事情作为契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质变。也许,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

至此,就是4-6章的全部内容。之后的故事我们明天再一起读书。

仅就这三章来说,那句差点脱口而出的他不是我的朋友让我最为揪心,且心情久久的难以平复。我也在问自己,到底什么人才可以称之为朋友。双月为朋,甲骨文的时候,月字与肉字几乎相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常在一起,就可以称呼为朋。随着文明的演化和发展,人们都不满足于肉体上的相伴,因此我们有了更高级的词叫做知音。也有了特别有名的两位故人。冬去春来又一载,伯牙子期何处寻?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从小听到大,越是长大,越是交过许多的“朋友”,才越明白伯牙为何摔琴绝弦,可同行者多,心并进者少。千古知音,委实难得。

我们大多是平常人,地球上虽有六十亿人口,一知音依旧难觅,那难道我们都不要交朋友了么?人作为群体性动物,怎么也得有人为伴,那么我们该如何交朋友呢?

老庄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什么样就叫淡如水了呢?这个淡,不是说要不关心或者不走心。而是要互相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或者说两人彼此都不在友情里附加任何的筹码,对彼此都像白水一样澄澈而自然。这当然很难,先不讨论人性的复杂,简单的说每个人都有所长和所短。就好比子期就不会弹琴,但是他可以听懂伯牙所弹奏的内容,因此被伯牙引为知音。对比到阿米尔和哈桑,其实哈桑根本就目不识丁,他听了阿米尔的故事,只是因为逻辑上的常识,或者日常他的工作常识,提出了他心里的疑问,也向阿米尔展示了其故事中的缺陷,如果阿米尔能以平常心面对这一切,会感谢哈桑的提问,会让他在少走弯路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他在写作上的天赋。但是阿米尔的内心却是在嘶吼和质问,并不能接受哈桑友善的建议。这背后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但起码反映了一个事实,虽然他们有着兄弟一般的一起长大的情谊,可他从未在心里认可过哈桑。

而之前谈到的君子四不,阿米尔一个都做不到,尤其是嫉妒,他嫉妒哈桑比他身体素质更好,比他聪明,比他勇敢,比他更得到父亲的认可。

而这份嫉妒,在未来的时局动荡下,最终演变为一生都无法弥补和挽回的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