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90后代言

90后三宗罪:任性、颓废、不孝?

2020-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夜阅色真美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60、70后逐渐老去,80后成了父母,00后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顺理成章而又和谐美满,但可惜的是,这中间还隔了一代90后。

往上比,90后不如60、70后吃苦耐劳,也不如80后能扛。往下比,又不如00后天真可爱。

原本只是过渡的一代,90后却在两辈人之间拉开了一条巨大的鸿沟,而自己还刚好处在了这条沟的正中央。

如此鲜明的对比,也让90后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从出生时起被冠以“温室花朵”的称号,到成长过程中被贴上“叛逆”、“吃不了苦”的标签,再到现在因不婚不育被指责没有“家国情怀”,就连打个游戏都能被00后嫌弃,似乎90后本身就是一个负面的代名词。

事业碌碌无为,生活得过且过,90后还没来得及创造历史,就即将成为历史。而任性、颓废、不孝也成了这一代人难以辩驳三大的罪责。

任性不过90后。

所谓任性,应该是每一代人都会有的事情,但90后的任性似乎比以往几代人都要更强烈一点。

从小娇生惯养,被溺爱包围,所以变得无比妄为,不懂礼节。

青春期又沉迷于杀马特,崇拜非主流,个个争当葬爱家族第二,叛逆程度直令家长心肌梗塞。

工作后更是让裸辞连续几年成为热门话题,甚至于有人调侃,不要大声责骂90后,否则他们真的会辞职。

在老一辈看来,90后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生在阳光下,长在温室中,不知人情冷暖,未见社会悲凉,所以形成了极强的自我意识。

能力虽然不大,脾气但却不小,既吃不了苦,又受不了罪。

似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90后就成了极具“垮掉”潜质的一代人。

在把“吃亏是福”当成教条的60、70后眼中,90后这样的任性,简直就是不可教也。

颓废不过90后。

“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不止出自鲁迅笔下九斤老太的口中,更是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对90后的认知。

在90后这个群体中,最令其他年龄群难以理解的两个特点就是“丧”和“佛系”。

频繁熬夜,头发秃了,很丧。但该熬的时候依然能到凌晨五六点,并且不忘给自己说晚安。

暴饮暴食,体重骤增,很丧。但该喝的奶茶依然一杯不会少,并且还要加珍珠和糖。

花销巨大,存款为零,很丧。但该剁手的时候依然视死如归,哪怕白条花呗信用卡全都透支光。

被老板骂,心情失落,很丧。但该蹦的迪该聚的会依然一个不落,哪怕涂上风油精也要肆意疯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保温杯中的枸杞,即便感觉很“丧”,也依然能“佛系”面对,对于90后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了生存的必备技能。

不求成为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只求能睡到下午一两点也不用起床。

不求顿顿都有大鱼大肉,只求健身教练能鸽完一次又一次。

不求穿着背带名牌傍身,只求买买买的时候能够尽自己兴致。

不求月薪能过三五万,只求来去如风该下班时就下班。

在90后的世界里,“颓废”的极限似乎和“垮掉”的潜质一样望不到边。

 

不孝依然不过90后。

长久以来,以年龄划分人生段已经成为国人难以抹去的精神烙印。

因为到了该成家的年纪,所以哪怕没有爱情,也能接受婚姻。

因为到了该工作的年纪,所以哪怕不感兴趣,也能接受父母的指定。

因为同龄人已经被孙辈当马骑,所以哪怕自己的孩子没有遇到对的人,也要反复安排相亲。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几岁断奶,几岁上学,几岁结婚,几岁生娃,又到几岁抱孙子,不仅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是一代又一代的往复如此。

但是这种循环,到90后这一代人的时候,却被切断了。

当孙子都能打酱油的50后都还在努力生孩子的时候,90后却说自己不想结婚了。

不仅如此,为了逃避各种催婚催生,还选择长期不回家。

不孝有三,不婚不育不回家,没有“家国情怀”的90后,彻底“垮掉”了。

原本是目前社会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代人,却也成了最不受社会待见的一代人,同时又是被媒体消费最多的一代人。

从凉了、垮了、秃了到离婚了再到出家了,媒体的狂轰滥炸让90后们成为了各种“第一批”的承担者。

而小几岁的即便有幸没能成为第一批炮灰,却也总被拿来和欧美的同龄人比思维,和日韩的同龄人比自律。

虽然他们都在老实本分地活着,但怎么也逃不掉口水中心的命运。总之,不如人。

可同时,90后又是成功的,以致于所面对的失败门槛也被拉高了不少。

毕竟还没有哪一代人毕业三年没有月入百万,创业一年没有身家上亿,就被当成loser。

90后就这样在被“成功”与被“垮掉”之间徘徊,却永远无法把握命运的航向。而他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对自己负责。

没有人愿意在六七十岁回忆青春的时候,想到的却是一个个为了钱而放弃兴趣的故事。

也没有人愿意在等待与一人相伴终生的时候,换来的却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90后所面临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以往的习惯是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而90后更倾向的是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他们最不想要的,除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标签,就是以爱之名的捆绑。

90后真的一点都不任性,很多时候他们之所以无比固执,不是觉得自己完全是对的,而是明白可以帮你选择的人有很多,但最终能承担后果的却只有自己一个。

或许他们没能成为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但同样也没怎么见过傍晚五六点的夕阳,上班天将明,下班夜已深是常有的事情。

唯一的区别是70后只想找个工作,80后想尽力找个好工作,而90后更钟情于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无奈。 机遇与资源并不是平均分给每个人,社会的分化注定了有些人穷尽一生抵达的终点,都远不及别人的起点。

而成长的意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平凡。

90后所表现的“佛”与“丧”,不过是大家都体会过的共鸣,毕竟谁又没经历过深夜抱头痛哭,白天见人依旧笑呵呵灿烂得像朵花儿的时候呢?

这,并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