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看淡离去

2021-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抹烟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条路,那么朋友就是你的同路人。从生到死的一路,你走过无数的阶段,每个阶段你都会遇到某些人。如果同路,你们会成为朋友;如果不同路,那么就此擦肩。

社交中,很多人对你的期望,要么是倾听者、安慰者、夸奖者、附和者,要么是超人和神明,他们不是要解决问题,讨论思想,他们只是需要看客来印证自己不是废物,或者知道自己是废物,希望被毫无成本、无需锻炼的神迹拯救。

听天命,尽人事,一切随缘,要走的人留不要住,况且两个成年人,不在一起工作生活,不谈恋爱,强行聊天保持联系,只能让对方困扰,双方尴尬,还有什么绝交挽回的,就算和好了,又怎么样,长时间不联系,能说什么呢,只有无尽的尴尬,识趣点,放过彼此。

两个成年人如果不在一起工作生活,谈恋爱,还能保持友谊关系并且持续很多年的,一定是双方的社会地位层次在很多年都保持一致,两个人生际遇不会大起大落,要么两个人都房车无忧,要么两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而一个毕业就进县城国企或者政府事业单位并且很快买车买房的和一个毕业多年还在北上广当北漂沪漂并且房车全无的,是不可能永远保持这段友谊的,就算在学校关系再好,大学一毕业就意味着这段关系就开始慢慢走向终点,只是你不知道何时而已。

借用当红电视剧里面的一句话,人和人之间要想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

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

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

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

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不要害怕失去朋友的感情,该说再见就说再见。

成年之后,人生变得广阔,

正是因为环绕在周围的人变少,我们才看到了景色。

——乌云装扮者

多年以后,我们曾经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很难是朋友,往往是路人

我们总以为,过去是朋友,将来一定也会是朋友。

只可惜,这都是错觉

真相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跟有些人变得很熟,会成为「知心朋友」;与另外些人也很熟,但只能成为「一般朋友」,还会与一些人成为「点头之交」。

我们会跟自己兴趣相近、脾气相投的人,跟令自己愉悦的关系、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越走越近。

同样的,我们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比如说毕业了、跳槽了,大家有了新的交际圈子,一旦失去空间的约束,关系慢慢变淡。

于是就产生了人和人之间的亲疏有别。

面对这个情况,要做的不是去讨好,去慌张,去忏悔……而是,要接受,要理解。

放大到整个人生,我们慢慢也会发现,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很多朋友,而是要有别人需要的能力。

你有别人需要的能力,你性格内向,你不善言辞,你不爱社交,都不是问题,别人会主动来找你,顶多就是多一点沟通成本。

而让别人需要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在人际关系上不要攀附,为什么呢?缘分是定好的,没有缘分怎么样攀附都没有用,有缘分不用攀附都会走到一起去。

没有朋友多孤独啊

有了也一样

——李诞《笑场》

长大以后,我就发现问这种问题是个幼稚的事了。

深交是什么,大概就是和人毫无保留的去交往而不用担心别人伤害你?

那就可以刨去自私,不诚实,爱吹牛逼,没有责任感的人。

可是你会发现你有很多朋友也会有这些特点,但是你和他们还是一样的相处的挺愉快的。

所以只要时间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你们俩利益交换也已经到了那种不分你我的程度了。只要他对你好,其实品质是什么样的都不是特别有所谓了。

照我自己来说,只有一种人不值得你去在他身上投入精力,就是你对他好,他觉得是理所应当然后不给你任何回馈的人。

他可能只是单纯的看不起你。

也可能是他就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

除开这种人,其他任何人都值得你去向他示好,去和人发展你的关系。

深交是一个要用时间来证明的东西,不是说这个人他有什么毛病,他就不值得你去和他做朋友了,哪有那么多不值得。把眼光多放在别人的优点和对你有什么好处上,然后自己建立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如果没有触碰到这些东西,就没有所谓,如果碰到了,就尽早脱出这段关系。

如果你把眼光都放在了挑人毛病上,然后把这些关系完全量化,你可能会发现。

你很难再找到朋友了。

何必执着于过往的情感,你到底想留住什么。

你知他生活富足,美满,朋友圈里晒着喜悦和丰收,还有什么不够的。

该放下的,就放下吧。

友谊并不曾衰减,也未曾离开,它永恒的停留在了时间和空间的某个角落,纵身死人换,它永不磨灭。

是的,好朋友终会变淡。

但那又怎样呢?

很多人以为是时间改变了人,这个蛋的故事反而揭示的是另一个层次,就是人与人本质的不同,当初相遇时还没有达到量变到质变的程度,看上去相似的人其实已注定了要走不同路成为不同的人,时间只是累积了这种不同的总量而已。

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理由,只是因为,

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

为什么没人承认,是社会资源地位见识差距变大,你的苦闷他无法理解,他的彷徨在你而言,是变相炫耀。

两个人无话可说,只能叙旧,直到过去被反复咀嚼,淡而无味,又碍于情面,怕被指责势利,还要勉强维持点赞的情分。

当然,有很多超越阶级的友谊,但两者的见识和思辨力,一定是对等的。许多年少时闯祸的朋友,只能被拿来怀念,许多因为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我越来越觉得,要从同路者中寻找朋友,而不是硬拽着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岔口,温柔道别就好,过年时发一句“羊年吉祥”,也好过两个人口不对心地把酒话桑麻。

我们都在逐渐长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在变化。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也是友谊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尊重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掏心掏肺诉说真心了。因为你不理解我,我也不能理解你。

一起念书的人,只适合谈学习;因工作而结缘的人,只适合做同事;一起唱K喝酒的人,只适合一起玩乐贪欢。真正的朋友,共同有过的经历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彼此观念的水位,一定是相近的。倘若相近,就能再聚;倘若相去甚远,再礼貌客气,也会经不起挑拨离间,或者利益纠纷,或者其他,而最终不欢而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知己难求,有时我们自作多情,只为不错过。但面对逐渐疏远的朋友关系,我觉得是,不必强求,坦诚承认:是的,结束了。然后,去读研的会跟读研的住同一个宿舍,去上班的会跟上班的一起在路边吃麻辣烫。回头想想那些疏远的朋友,就感慨一下,但生活依旧美好。

而其实最想说的是,别瞎想了,根本就没人想要联系你。

往事未必美好,那些被你逐渐疏远了的朋友,不喜欢的依旧不喜欢,聊得来的依旧聊得来。你在他们的生命里存在与否,对他们而言并非那么重要,只是你自己觉得重要罢了。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亲爱的安德烈》

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是那沉重的生活和封闭的气息压弯了很多人的脊梁。他们已经没有闲暇回过头,回望过去的路和过去的人了。

时移事易,没有人能拒绝成长。

朋友在变,标准在变,相处的方法也在变。

一个鼓胀的气球,有的地方膨胀,总得有个地方凹陷。

朋友是过程,不是结果。

感情从来都是因为共同经历的事情而变得深厚。

分开了,共同经历占据你岁月的比重下降了,也就冷淡了。

不是说我们现在分开了,曾经就是虚假的。

而是我依旧愿意真心的祝愿你,

我们各自继续去找下一个好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